我第一次見到黃口攀蜥是在陽明山的竹子湖,在陽光普照的天氣下散步,經過樹林時看見鬼祟的身影在樹幹上到處穿梭,長滿青苔的樹皮為牠披上了一身隱形斗篷,一靠近時只能聽見牠的腳步聲,跟我玩著繞圈圈捉迷藏的遊戲。行蹤敗露的牠張著黃色的嘴巴並鼓著橘紅色的喉部對著我生氣,不久後又像是玩累似的不想繼續對著我示威。
這陣子偶有天氣回暖,走在自然谷的森林步道上可以發現印度蜓蜥、蓬萊草蜥、黃口攀蜥到處跑跳,蜥蜴們對領地和配偶互相競爭。台灣大多數蜥蜴對寒冷耐受性比較低,既使是暖冬仍難以見到蜥蜴出來活動,所以會選擇在春季出來活動;如果是對寒冷天氣耐受性較高的種類,春季開始回暖後就會直接醒來活動。
台灣的攀木蜥蜴體色常常因為區域和環境不同,既使是同一物種,花色仍變化多樣,其中的黃口攀蜥與斯文豪氏攀蜥是最常見的,但許多人經常誤認牠們。從遠處觀察牠們,這兩個物種最主要的差異在口腔外緣:黃口攀蜥有著顯著的白色、淡綠色或是淡黃色的口腔外緣,斯文豪氏攀蜥則是有許多雜斑。特別注意的是短肢攀蜥也有這個淺色口腔外緣的特徵,要辨別兩者還可以參照發現地點的差異:黃口攀蜥棲息於低海拔森林,短肢攀蜥棲息於中高海拔森林,因此一般人大多見到的是黃口攀蜥。
黃口攀蜥(左)與斯文豪氏攀蜥(右)
黃口攀蜥的口腔近照。
黃口攀蜥與斯文豪氏攀蜥還有一個不同點:牠們生活區域有海拔分層現象。黃口攀蜥與斯文豪氏攀蜥生活範圍雖有重疊,但黃口攀蜥生活於海拔較高處,在這裡的森林裡,較小的蜥蜴佔有敏捷的優勢,比較有獵食優勢;如果是平地或公園等區域,斯文豪氏攀木蜥蜴以牠的大體型較佔有優勢,將樹上侵入牠的領域的蜥蜴驅趕走。
不知道大家看到攀木蜥蜴會不會好奇蜥蜴的耳朵在哪?蜥蜴沒有明顯的外耳殼,但可以在頭部兩側找到「耳孔」,而攀蜥剛好是耳孔最不明顯的一個類群。攀木蜥蜴的耳孔有一層鱗片,再觀察仔細一點可以看見頭部後方有一個微微的凹陷處,那就是它的耳孔。如果有看過其它蜥蜴的耳孔,可將蜥蜴的耳孔歸類出幾種型態,可粗略分為耳膜在外半透明裸露狀、單片鱗片覆蓋整個耳孔、多片鱗片覆蓋整個耳孔以及明顯的孔洞等四類型。不同型態的耳孔有不同的用途,取決於蜥蜴的生活環境,例如在比較陰暗的環境生活的石龍子,沒辦法完全依靠視力辨物,這類的蜥蜴耳孔會呈現明顯的孔洞,用來聽得更清楚。
黃口攀蜥的耳孔,看起來略微凹陷處。
日行性蜥蜴頭頂有一個微小圓點,可以感受光線強弱並分泌激素調節蜥蜴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雖然可以感受亮與暗,常常被稱為第三隻眼,這個構造並不算是眼睛,而是松果腺。蜥蜴是變溫動物,喜歡在溫暖的陽光下做日光浴,以取得活動所需的熱量,但不能曬得太久引發熱休克,松果腺對於日行性的蜥蜴來說是很重要的感官。
三種日行性蜥蜴的松果線,黃口攀蜥(左)、綠鬣蜥(中)及斯文豪氏攀蜥(右)。
蜥蜴的後腿總是比前肢粗壯,在逃跑時主要以後腿為往前跑的主力,前肢主要用來抓取物品,像是攀樹或挖洞等;攀木蜥蜴的爪子也特別細長,非常適合爬樹及攀附於粗糙表面。
黃口攀蜥的後腿比前肢強壯。
黃口攀蜥的爪子,仔細看可以看到五爪。
在野外找尋蜥蜴的蹤跡,需要一點運氣和技巧。牠們喜歡在日照充分的石頭及樹木枝幹上逗留,所以觀察者走到這些場所時要放輕腳步,注意蜥蜴在枯葉或枝條間穿梭時所發出的細微聲響,也許就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