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炙熱的夏季,最享受的莫過於能泡在冰涼的海水中,享受玩水樂趣。今年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出國旅遊,國內海邊遊憩活動熱絡起來。驅車不遠,便能一親海味,逐浪踏沙。
環資的珊瑚礁體檢行動,也進入「旺季」。這個長青任務,一眨眼已超過十年,結合了公民參與和科學數據監測,曾紀錄到莫蘭蒂颱風如何破壞小琉球珊瑚礁、見證過台東杉原灣的珊瑚礁,在美麗灣度假村興建過程中逐漸衰退。
那麼,經營這個海洋保育任務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呢?小編捕捉到專案推手——椲涵、思宇,一起來聊聊工作中的甘苦趣事。
# 海陸兩棲,看天吃飯
坐在辦公室的椲涵、思宇,看起來有點疲憊。從四月開始,今年已跑了15場以上的體檢行動,足跡遍及東北角、花東、綠島、蘭嶼及澎湖。尤其潛季開始後,更密集作業,平日召募志工、處理報名行政作業,辦理行前培訓等聯繫;假日則到各監測點集合,下水幹活,十分充實且忙碌。
潛水是不是很花體力呀?這是這份工作最累的部分嗎?
兩人異口同聲表示:不是。
最累的應該是招生、行政啦。椲涵說,其實體檢活動是很「看天吃飯」的。如果天氣變化,前置作業就會功虧一簣,得全部重來。而若遇到離島場次,牽涉到往返機票、交通等問題,複雜度就更加倍。
她舉今年蘭嶼場為例,因天氣不穩定,預計抵達蘭嶼的船班取消;加上一週前寄出的器材被卡在貨船上,趕不上活動。原本以為該場辦不成得取消,但後來得知開了加班船,趕快張羅替代器材,搭上船、進島、等志工到齊等…一連串的臨機應變後,
這種改來改去的變動,心情像坐雲霄飛車讓人累。但能在海裡工作、看到海洋生物,就讓人很開心、療癒。
那看到了什麼印象深刻的生物呢?
「之前在墾丁體檢佈線時,就有看到鯊魚啊,但沒有人相信我!」思宇無法證明,扼腕地說。椲涵則是在墾丁體檢時,見到一直很想看的綿羊海蛞蝓。「沒想到它超級小!」「但是超萌超可愛的~」對了,她補充道,今年也看到兩次指標物種「大法螺」喔。它有多稀有呢?過去十年珊瑚礁體檢,總共340條穿越線*(監測範圍的標示),只紀錄到5次。真的很少見,所以能看到就覺得幸運。
# 進入環保領域:一個為消業障,一個開了天眼
一談到海,流露出的情感沖淡了工作疲憊。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加入協會之前,兩人就已愛上大海、都是潛水愛好者。
為什麼會想到協會工作呢?思宇說,自己從小好像就有環保鬥士體質。小時候去爬山,會叫家人撿很多垃圾才能下山(笑)。求學唸的是環境工程,本來也是想要救地球,但讀一讀卻覺得幻滅。後來進入醫藥產業工作多年,深覺太過耗損。她不斷笑稱,來環保團體工作就是要「消業障」。
唸商科的椲涵,則是先在廣告公司上班,後來因為喜歡海洋,去了鯨豚保育協會工作。同時參加了「海龜點點名」(http://www.turtlespotintw.org/)行動,蒐集海龜照片、協助紀錄目擊資訊後,覺得公民科學滿有趣的,可以用眾人力量為生態保育做點事,也很認同這樣的方式能實質幫助海洋環境。
去年夏天,她們應徵上珊瑚礁體檢專案,「同一期」加入協會,湊巧發現彼此是桃園人,而且還是高中學姊、學妹。兩人合作執行這個需要全台跑透透的計畫,搭配潛水顧問和科學指導員,從一開始的陌生,經歷了30幾場體檢活動後,快速累積起經驗值。
像是「開了天眼」吧,椲涵說。以前單純休閒潛水時,不太會注意、辨認「底下是什麼東西」,目光比較會集中在會動的魚或生物身上。現在則是下水後會開始仔細觀察底質的樣貌組成,可以研究一個小東西研究很久。思宇補充,以前幻想珊瑚都是花花綠綠的,但東北角珊瑚的顏色跟石頭很像,參加過體檢才知道底質也分很多種。
# 公民參與,親身體驗成改變起點
經歷過從休閒潛水到成為珊瑚礁體檢工作人員的過程,她們觀察到,若僅是海洋遊憩,沒有跟生活產生連結,很難帶動海洋保育。因為一般人對海比較陌生,若沒有親眼看到,(對海洋發生了什麼事)更沒感覺。思宇說,而珊瑚礁體檢讓已經在潛水的一般民眾有機會參與、進一步認識海洋,對推廣保育來說,是很好的開始。
這也是這個行動的價值所在——透過定期監測、紀錄,了解珊瑚礁生態系的狀況,除了以數據解讀環境,可以防患未然,參與行動的「公民」志工,讓保護環境不只是科學家、政府的事,這些常常潛水、愛海的人們,更能成為守護海洋的有力後盾。
而目前墾丁、澎湖、基隆等地,與協會合作的單位有五個,認養體檢場次,可定期監測,提供在地珊瑚長期數據。未來也希望能串連更多在地潛水店家或團體,或透過臉書社團「台灣珊瑚礁體檢」,在海下發現什麼異狀或現象時,能即時分享、回報資訊,提供研究人員進行深度調查、分析或追蹤。
聊到這裡,如果要簡單跟大家介紹珊瑚礁體檢,妳們會怎麼說呢?
人需要健檢,珊瑚也是。兩人想了一下,這麼回答:
我們定期訪察珊瑚的健康狀況,就是「去看看它們還好嗎?」——像探望、關心老朋友一樣。
【 成為我們的後盾 】
支持守護珊瑚礁,歡迎小額捐款:https://bit.ly/2U3Ce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