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場「動工前說明會」,台東成功鎮居民才驚覺自家附近的基翬將要蓋上10公頃以上的大型遊樂區。基翬是天然港灣,從三仙台、基翬到成功新港這段海岸線,為台東珊瑚礁生態發育最為完整的區塊,裡面更發現有瀕危的珊瑚生存著。八年前,我們和其他團體、在地居民,聯合要求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重視海下生態保護。如今八年過去了,正當以為能喘口氣時,3月1日寶盛卻不顧爭議不斷,仍如期動工……
時而義憤填膺痛罵、時而哽咽其詞,看似誇張的情緒反應原由,是真實且離譜的現況,背後隱藏著的是微不足道仍未實現的願望。與東海岸生存與共的在地居民在想什麼?擔心什麼?趁來得及,聽聽這些即將淹沒在經濟開發浪潮下,不容忽視的聲音。
「以前珊瑚都是這麼一大片(展開雙臂比畫),浮潛的時候大概一兩公尺深就可以看見整個珊瑚礁和魚,我們會適度地到海裡去採海菜和貝類,從沒有想過要破壞珊瑚礁。
對於開發,一定是會擔心的,因為人一多,污水一定排的多,一定會破壞原來的狀態。不必到國外,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漂亮海底世界,開發之後就絕對看不到了……」
「我並不接受在那邊蓋什麼海洋、什麼娛樂場的,如果排放了什麼到這裡,海難免會污染,我想珊瑚可能就都會死掉。
我反對開發,開發下去的話,海裡的魚啊、貝殼什麼都會就沒了。
開發下去,下雨之後海裡就會很髒,我天天都在海邊工作,想也知道。嚴重的話,連漁場都會受到影響!」
「文化是建立在空間的完整之上,如果空間不完整,文化就是片面的、斷裂的、架空的。海是承載文化的地方,是部落人們學習生活技藝、傳承文化的地方。
但是開發的話,海下的生態系勢必會受到影響。雖然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不要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活,在改變還沒發生之前,我都不會太在意』,然而,海下生態的破壞,等到人們發現,就已經來不及了。」
寶盛踏上基翬海域那年,聽聞消息的我們帶著潛水志工,潛下東海岸進行珊瑚礁體檢,希望留下更多珍貴的海底生態基礎資料,為往後的監督及生態保育帶出更明確的方向。8年過去,我們在水下讚嘆東海岸的美麗、發現了一級保育類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存在。但同時,我們也看見珊瑚因廢棄網具、漁線纏繞住而大片白化及死亡的景象。許多家庭廢棄物,包括衣褲、競選帽子、塑膠飲料瓶、各種免洗餐具…等,遍佈在貝殼珊瑚沙底上,令人怵目驚心。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基翬是開口朝南的封閉海灣地形,泥沙不易被海水帶離,海中沉積物狀況較其他海域嚴重。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的開發,更可能導致珊瑚被動工後受雨水 沖刷下海的表土覆蓋,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今年2月,年假第一天,志工與我們無畏海水的冰冷,夾雜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基翬進行珊瑚礁體檢。結果出爐:泥沙紀錄為開始進行水下調查以來最多的一次。
如果你也熱愛海洋、關心台灣珊瑚,請捐款支持我們進行珊瑚礁體檢,繼續守護台灣其他的海洋。數據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能看見變化與異常,期盼有你一起,成為每一場保護珊瑚行動背後有力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