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台灣的海,怎麼了?
明明是海島國家,為什麼我們對海這麼陌生、不在乎?
走訪過台灣不少地方,為了詳盡瞭解台灣海岸面臨的實際問題,環資在2012年啟動「海洋守護計畫」。透過實際環島進行海岸踏查,以觀察、紀錄海岸現況。也因此察覺到海岸廢棄物的嚴重性,2013年,開始了「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培訓並招募志工定期淨灘、分析廢棄物組成,累積監測數據,作為進一步倡議減塑政策、環境教育的有力資訊。
幾年工作下來,不但和許多夥伴團體促成了「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https://e-info.org.tw/node/115323),也推動環保署擴大了限塑政策。關注淨灘、願意參與淨灘行動的人越來越多,從源頭減量、減塑,也成為一種(還在努力中的)生活訴求。
但這場戰役還沒結束。
2019年,協會的關注焦點又轉至「台灣濱海掩埋場監督計畫」。怎麼可以研究垃圾研究這麼多年呢?這個月,小編特別訪問到江湖人稱陳大毛的專案經理,暴露她對垃圾的執迷(誤)。
# 初心,對垃圾好奇
「以前完全沒在關注環境議題啊~」學企管出身的陳大毛坦承,城市人的她覺得自然就是公園,對環保一無所知。畢業後在傳產工作,直到轉職時去了一趟澎湖望安,在自然環境中生活、擔任海龜保育志工的兩個月,才拓展了認知。
這思維上的轉變真的滿大的。結束志工後,她甚至開始找非營利組織工作。剛好環資在徵海洋廢棄物專案夥伴。「運氣也很好~就進來了」大毛笑說。那年,是2014。
六年來,對環境議題關心和觀看的角度不一樣了,有一件事更是讓她印象深刻:
那次淨灘,看到祖孫四人要到沙灘,一般人會脫鞋踩沙。「我提醒他們要小心,因為沙灘上很多垃圾。但我一講完就後悔,因為意識到竟然只能跟小朋友說『要小心垃圾』。正常的自然環境不該是那樣的,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難道都只能看到這樣的沙灘(而認為是正常嗎?)」
再來,「就是好奇吧,想知道為什麼這些垃圾在這。而海廢垃圾太多,所以每一種都好奇,就不小心過了那麼多年…」
憑藉好奇心和工作中不斷叩問,六年來,大毛仍在追索著人類與海洋廢棄物的恩怨情仇。
#垃圾不是進了掩埋場就從此幸福快樂、乾淨俐落
憑藉好奇心和不斷叩問,大毛持續追逐著垃圾,從「怎麼會有這麼多垃圾」到「這些垃圾究竟從哪裡來到海邊?」一路從海岸追到了掩埋場。
「清理海廢,是相對末端的工作」大毛表示,在淨灘過程中,我們發現海廢的來源之一,是鄰近海邊、河邊的垃圾掩埋場。在颱風或大雨沖刷下,裸露的掩埋場垃圾十分快速地回到海中。但與多年前的海岸廢棄物一樣,「濱河海掩埋場」議題乏人問津。
現在淨灘比較多人在做了,而協會的人力有限,我們就思考是不是能把資源花在更少人關注的議題上。例如:潮境環保公園、花蓮環保公園內過去所掩埋的垃圾,隨著時間漸漸的暴露出來,可能會在颱風或極端氣候狀況下進入環境或流入海中。其他地方也是這樣嗎?目前不知道。
所以,2019年開始了調查跟研究,環團是公民力量,我們有可能採取什麼形式,去預警或改善。方法就是去看這是不是個問題?如果是的話,要怎麼介入?
濱海垃圾掩埋場裸露的垃圾,在颱風或大雨沖刷下可能就這樣散逸進環境。圖為2014年5月時的基隆市潮境環保復育公園。
# 掩埋場開箱,問題沒那麼簡單…
又是從一連串的問號開始,而掩埋場很神秘,一般人不會去(也不想去),這是一趟全新的探索旅程。
這份新的任務,花最多時間處理的是盤整資料。大毛笑說「政府雖然有掩埋場的公開資料,但這公開資料很有趣——就是…資料不一定兜得起來,有內容和數據落差」比如有些資料裡出現潮境公園,但有一些又沒有,或是表格的項目並不一致。加上也不太知道掩埋場的管理機制,因此也跟環保署的督察總部花了一些時間溝通。
「在踏查過程中,我們也很陌生,」感謝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讓我們參與部分的查核工作,得以藉此學習。我們在過程中也發現,營運中的掩埋場,反而沒有我們原先設定的(垃圾暴露)問題,但又觀察到新的垃圾堆置問題(民眾產生的民生垃圾在送去焚化前的暫置)。
她解釋,掩埋場是很早期的垃圾處理設施,十幾二十年前我們開始建焚化爐,以焚化為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掩埋為輔。照理來說,現在掩埋場掩埋的應該是焚燒過後的飛灰,但為什麼還會看到新聞中提到的垃圾堆置、垃圾場火災等等狀況呢?垃圾堆置的問題簡單說起來就是來不及燒,但以總體焚化量來算,是可以消化全台灣的民生垃圾的,但應該處理民生垃圾的焚化爐跑去處理事業廢棄物,排擠了處理量。另外,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的垃圾成份比例跟從前不同,導致焚化爐可能無法處理如預想般的垃圾量。
總之,垃圾問題非常複雜。
我們的初衷還是關注海廢來源,垃圾堆置堆著堆著,就會成為海廢。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堆?在政策上我們有沒有可能做倡議和改變?再來是民眾減量,透過環境教育,再去教育生活減量。
不論是不是海廢,我們都要加強力道。大家可能會以為我們有焚化爐為什麼還要減量,但每個人若能盡己所能去做,就能減少很多問題。目前這個計畫比較明確的目標還是,檢視掩埋場的硬體設施,檢查是否有成為海廢風險。
如果能提早預警,就可以再產生危害之前,先一步防堵;或是就算垃圾已經裸露了,我們早一步發現、早一步處理,都可以減少更多的傷害。
經過整治、復育完成的掩埋場,仍可能因海岸侵蝕、後退或颱風強度與頻率增加等複雜因素,造成掩埋場的防禦工事逐漸瓦解,致使早已被人遺忘的垃圾裸露。左圖,基隆市潮境環保復育公園(2014.11.19)、右圖(2018.08.18)
#只要一個小小的肯定,我就能繼續走下去
「其實掩埋場議題滿令人挫折的,」談起這麼龐大而複雜的調查計畫,大毛略顯無奈地說,一般認知上,會覺得環團是反焚化爐的,好像什麼處理設施都不要設、什麼東西都不要用最好。但看了許多垃圾堆置問題嚴重的掩埋場,又會覺得很需要可以解決這些迫切問題的處理設施。源頭減量的效果跟速度可能緩不濟急,除了教育需要時間以外,政府即便想推出更進一步的減量措施,民眾的反對聲浪還是存在的。
「嗯,有點難以言喻,這種矛盾的心情。」
哎,但有時候我去外頭演講(雖然影響效益太小),只要有人來跟我說:「我以前都不知道這些事,謝謝妳!」好像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價值,能持續做下去。
去年,已經跑了20多個掩埋場,今年持續要再調查至少60個濱海掩埋場,還有已復育的場址。目標是先完成全台盤查後,確認是否符合我們觀察的假設(比如是否真的有發現掩埋場產生了垃圾外露危機)。
首要是先防堵,再來看如何呈現資料。我們會考量如何提昇公眾參與的程度,也許可以用互動式網頁,來公開我們調查到的資訊,讓公眾可以進一步認識掩埋場議題及其潛在環境風險,甚至,民眾可以一起參與,就近關心家鄉的掩埋場狀況。
【 成為我們的後盾 】
濱河海垃圾掩埋場並不是能見度高、選民有感的議題,關注度也低,但我們無法放任此事持續存在。推動海岸守護、垃圾減量研究,歡迎小額捐款支持:https://bit.ly/2U3Ce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