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花蛇

  • 作者 周昭蕊
  • 日期 2020.10.16

中文名

白梅花蛇

別名

黑背白環蛇、黑塊白環蛇

科名

黃頷蛇科

學名

Lycodon ruhstrati

分佈

台灣全島500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中國的西南和中南地區、日本的南琉球群島。

生態

喜歡在山區、開墾地附近的地表或樹上,以蜥蜴及昆蟲為食。

特徵

  1. 身體細長,全身有黑白相間的環紋。
  2. 上頷齒分為前後兩段,間隔一齒間隙沒有牙齒,最後兩枚牙齒最大。
  3. 黑白環紋交接處破碎不規則。

補充

首圖由毛俊傑拍攝。

自然界中有許多不同種生物外型卻長得很像,常常讓人誤會。

這些看似相仿的生物,有些是為了生存而模仿有毒生物,讓其他生物以為牠是有毒生物而不敢靠近;有些則是為了讓獵物放下戒心:明明是蜘蛛卻長得像螞蟻,甚至會抬起第一對足,左右晃動、觸碰地面就像螞蟻的觸角一般,可能讓一些昆蟲誤以為牠就是螞蟻失去戒心進而遭到捕食。這些唯妙唯肖的生物行為被稱為「擬態(mimicry)」,看起來好似一個生物在模仿另一個生物的外表或習性。目前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甚至是真菌都有這類的紀錄。

在自然界中無毒模仿有毒也許有生存上的幫助,但遇到人類時,相似就不見得是好事了。就像青蛇常被誤認成赤尾青竹絲,白梅花蛇被誤認成雨傘節。沒毒的蛇被誤認成有毒的蛇,往往下場就是因人們的誤解和恐懼而成為棒下冤魂。

這次想分享的就是常被誤認成雨傘節的白梅花蛇。若看過上一篇雨傘節的分享,便可知道雨傘節雖有著台灣第一毒蛇的稱號,但卻是名副其實膽小害羞到不行的一種蛇。人們延伸了對雨傘節的恐懼,看到長相相似的白梅花蛇便反射性的除之後快(真的超無辜的)。

 
左圖白梅花蛇和右圖雨傘節相比,白色斑紋明顯寬很多,且越往尾部越寬。

若花點時間去認識、觀察牠們,你就會發現白梅花蛇與雨傘節外觀差異還真是不少。個人在野外觀察和相片比對後發現兩者其實不難分辨。白梅花蛇身體的黑白環紋邊界略呈破碎狀,且後半段身體的環紋有些帶有灰、褐過渡色,不像雨傘節的斑紋黑白平整而明確,中間沒有其他雜色;白梅花蛇的身形較圓,雨傘節背脊明顯;白梅花蛇的尾部和雨傘節相比較為細長,且越靠近尾端白色斑紋越寬。


白梅花蛇遭受威脅時,呈現S型攻擊姿勢。(圖片來源:Flickr。擁有者:Skink Chen。CC BY-NC-ND 2.0)

而以習性來說,白梅花蛇和雨傘節看到人來第一反應就是逃跑,但白梅花蛇若持續受到威脅刺激時會呈現S型攻擊姿勢,有時會用尾巴敲擊地面裝出一副凶狠模樣(注意,是裝出來喔!因為牠攻擊力其實很弱又沒有毒),雨傘節則是會將身體壓扁,讓身體看似較大,試圖將敵人嚇跑。

對於生性容易緊張膽小的蛇來說,要看到牠們呈現攻擊或警戒姿勢,除非你一直騷擾人家,不然通常牠們看到人來都是三十六計「跑」為上策,而且是名副其實的「跑的跟飛一樣」。目前個人觀察中,只看過白梅花蛇飛速竄逃的畫面,雨傘節則是某次遭遇年幼小蛇時,試圖將牠趕離開道路,避免成為車輪下的阿扁時,看到牠將身體壓扁,試圖讓人覺得「我很大、很兇不要靠近我」的威嚇模樣(但在我眼中卻覺得好可愛)。


雨傘節將身體壓扁,造成視覺上「感覺」變大隻,藉此威嚇敵人。

由於過往人們對蛇的恐懼根深蒂固,常常是見蛇喊打,有些人甚至會有殺蛇是「為民除害」的想法。目前教育中缺乏了這類知識的宣導,以致上一代恐懼容易延伸至下一代。因此每次在生態導覽若有機會遇到蛇或有民眾提起,便會藉此機會為牠們平反一下,希望大家透過了解蛇的習性後,便知道如何與牠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小知識

蛇吃什麼呢?

大多數的肉食動物,多半是機會主義,抓得到、吃得下去,便是食物。但不同動物依照其生活環境,還是有偏好的食性喔!像是白梅花蛇主要食物是蜥蜴和昆蟲;赤背松柏根則偏好爬行動物的蛋;青蛇以蚯蚓和昆蟲幼蟲為食,甚至還有以蛞蝓和蝸牛為食的台灣鈍頭蛇。小時候一直以為蛇都吃老鼠、鳥類、小型哺乳類動物等生物,沒想到還有這麼多不同偏好的食性,是不是很有趣呢?

贊助

參考資料

網站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毒蛇的齒型
網站 Snake of Taiwan-白梅花蛇

書籍 蛇類大驚奇。杜銘章。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