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季分明的特性,對於常在山林走動的人們來說,最容易從溫度、聲音、氣味以及色彩的轉變來感受到季節的變化。處於低海森林的自然谷冬季,少了些鳥類的聲音,但也多了只有這時才會出現的台北樹蛙鳴唱聲。聆聽著不時喊著「冷~~~」(台語發音)的台北樹蛙,觀賞著冬天特有的景致;綠色樹林中散佈著不同枯黃程度的葉子,假菝契如同煙火般的花朵,台灣山桂花上散布著一顆顆飽滿的果實,以及樹叢中那無比搶眼的紅果實。

之前文章中曾介紹過冬季出現在地上,被我誤認成鞭炮殘骸的三奈果,這次則是要來跟各位介紹在灌木叢中紅果,紅果金粟蘭。在非花果期間的時候,其葉形與台灣山桂花有些相似,兩者也都屬灌木,初到自然谷進行植物觀察時,若它們沒有開花,單看葉子還真是很容易誤認。但漸漸的,也透過觸覺與視覺辨識其兩種間的差異。

台灣山桂花葉互生,側脈較為明顯;紅果金粟蘭葉對生,且側脈較難觀察到(葉背更為明顯)。仔細看鋸齒型的葉緣,可以看到紅果金粟蘭鋸齒末端有尖刺狀突起。若用手觸摸兩種的葉子會發現,紅果金粟蘭的葉面較為粗糙一些,且葉面主脈明顯凸起,從下方兩張圖中可以觀察到兩者間的差異。下次各位走在林間遇到這兩種植物時,可以嘗試此種方式來辨識。


紅果金粟蘭的別名相當多,其中主要和其外型及藥材藥效有關。由於葉子邊緣有與茶相似的鋸齒狀,因此稱為九節茶;於中藥中可作為接骨以及跌打損傷藥材,因此又稱作接骨木。讓我感到較為可愛有趣的別名是草珊瑚,雖不確定其別名的由來,個人推測也許是結果時那通紅的果實有關。但在網路上查詢資料時,要小心不要打成「珊瑚草」,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喔!
近期適逢農曆春節,走在步道上看著一顆顆紅通通的果實,有種森林也在和我們一起過年一樣,沾染了來自森林的喜氣,為冬季的森林增添了些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