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同木

  • 作者 羅楷珺
  • 日期 2025.04.20

中文名

水同木

別名

豬母乳、大冇(ㄇㄡˇ)

科名

桑科

學名

Ficus fistulosa Reinw. ex Blume

分佈

全臺低海拔闊葉林及各地平地,以潮濕的溪谷為多。

生態

適合生長在較潮溼的環境,因此在山溝的環境中數量較多,枝條具乳汁,為幹生花,熟時橙紅色。與榕果小蜂(榕屬植物的特有授粉者)形成緊密共生關係,屬於典型的榕蜂互利共生機制。果實富含豐富營養,松鼠、鳥類非常喜愛。

特徵

1. 葉子:單葉互生,葉全緣,葉形成長橢圓形或倒卵形。

2. 花與果實為隱花果腋生。

3. 果實外觀為卵形或球形,常帶有白斑。

4. 幹生果,密生於樹幹基部或分散在枝條。

補充

首圖來源:羅楷珺

在巡視棲地、穿梭林間時,總有一棵樹會讓你一眼就認出它來。它從來不會綻放出盛大華麗的花朵,也不會吸引蜜蜂與蝴蝶前來授粉。別人的果實長在枝條的頂端展示出自己努力的成果,它卻害羞地只敢把枝幹、枝條借給果實們擠在一起生長,圓圓滾滾的綠色果實是它的特色,正因為這樣的獨特姿態,遠看時常讓人聯想到母豬的乳房,因此有了「豬母乳」的俗名—這,就是水同木。

枝幹上結實累累的幹生隱花果。(攝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水同木屬於桑科榕屬的植物。榕屬植物最顯著的特徵包括:枝條上留下的環狀托葉痕、全株具有白色乳汁,以及最特別的「隱頭花序」。這種特殊的花序,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無花果」外型,我們所看見的果實外觀,其實為花托喔!花長在圓果形的花托內,無花果並不是因為真的「無花」,是因為花朵藏在果實內,從外觀看不到。

「欸~那蜜蜂蝴蝶要怎麼採花蜜、幫忙授粉呢?」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榕屬植物特殊花序時,小腦袋飛速運轉跑出來的問號。原來,授粉幫手不是蜜蜂或蝴蝶,而是一種身體嬌小的昆蟲—榕果小蜂。牠們可以鑽進榕果頂端的小孔中,進行繁衍與授粉的任務。當一隻懷孕的榕果小蜂進入榕果內部時,狹窄的孔洞會讓牠的翅膀和觸鬚受損、甚至斷裂,使牠無法再離開。從這一刻起,牠的一生將在果實裡畫下句點。接下來會有兩種結局:第一個,若是爬入了雌果內,裡頭沒有適合產卵的癭(ㄧㄥˇ)花,牠只能在裡頭漫無目的地穿梭,最終死去。但這樣的移動,其實也無意間完成了授粉的任務;第二個,若是爬入了雄果內,裡面有豐富的癭花可以產卵,當下一代的雄小蜂會先羽化並戳入雌性蟲癭花(當癭花內有小蜂卵時,就被稱為蟲癭花)裡交配,再奮力鑽出一個往外的通道,便完成了牠短暫的一生,因為雄小蜂沒有翅膀,無法飛行,交配後便會死在果內。待雌小蜂羽化後,牠們會帶著雄果的花粉藉由雄小蜂鑽出的通道離開無花果,再完成後續的繁衍使命。

水同木的雄果剖開後,許多榕果小蜂一湧而出,還有假榕果小蜂偷偷的混在裡面,末端多了一條又細又長的針狀物(攝影:Bahamut Chao__CC BY-NC-SA 2.0)

水同木的木材質地鬆軟而被稱為「大冇樹」,「冇」字在字義上有鬆脆的意思,在此指的是樹枝的材質鬆脆、含水量高。不過,這個名字也被用在同屬的另一種植物「稜果榕」(Ficus septica Burm. f.)。而水同木的拉丁學名種小名 fistulosa,意思是「中空的、管狀的」,這是形容它的枝條會略為中空,代表木材質地較差,因此,這類植物幾乎不會被用來作為建材或家具,靜靜地在林中扮演它獨特的角色。

看著圓圓滾滾的果實,不免自己也想偷咬一口嘗試看看(攝影:songshowlin_CC BY-NC-SA 2.0)

水同木在台灣全島低海拔闊葉林都可以見到,尤其以潮濕環境的森林底層或是溪谷兩側最為常見。隱花果似乎非常受到松鼠、鳥兒們青睞,果實成熟時常常可以看見許多鳥兒在附近活動。隱花果成熟時會裂開,甜美的滋味讓眾多昆蟲前來飽餐,自然也吸引以這些昆蟲為食的鳥兒、爬蟲類等,在一個大大的樹下形成小小的生態系。

小知識

水氏三兄弟

這個稱號聽起來好像是一家人,但其實它們沒有親緣關係喔!這三種植物分別是獼猴桃科的水冬瓜、茜草科的水金京和桑科的水同木,彼此在分類上毫無關聯。不過,它們都有個共同點——名字裡都有個「水」字,而且都喜歡住在低海拔、潮濕的山區或溪流旁。為了方便記住,人們就乾脆把它們湊在一起,給了這個有趣的名字。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