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的森林樣貌大致由幾種高大的先驅木本植物(相思樹、白匏子、油桐)、中層為尚未成林的木本植物(九節木、江某、台灣山桂花)、低層則是蕨類及其他植物所組成,部分區域留有先民特意種植的竹林,例如做為防風林、圍籬的蓬萊竹,以及食用及竹材加工用的桂竹。
從前述的樹林走到竹林區域時,明顯的林相改變會讓人驚呼連連。在地勢高處的桂竹林中,生有兩叢非常巨大的竹子,粗大無比的地上莖、堪比臉盆的籜(音同拓)片,與四周的桂竹差異顯著。這是叢有故事的竹子,名為巨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
根據自然谷的好鄰居──田村長所說,這叢巨竹是他小時候,家族成員從其他地方移植,因此對他來說別具意義。由於團隊在前一年曾經把生長密集的巨竹稍微疏伐,把年老的植株砍掉,所以萌發竹筍的情況比起往年好上許多,數量多、個頭大,於是採下一支當令鮮筍送給村長,好好回味一番。
說到巨竹疏伐,那可是一件大工程,巨竹壁的厚度大約有3公分,用平常切割桂竹的鋸片拿來對付巨竹,持續拉扯了一段時間,巨竹絲毫不為所動,但是工作人員早已累翻,還是老老實實的把鏈鋸帶上山去處理吧。
而砍下來的巨竹仍是一大阻礙,要繼續用鏈鋸分解,至少要分解成每一、二節一段,才不會因為太重而難以搬運。最後再用劈砍木柴的厚實柴刀,將竹節剖成數片,再放置於堆疊枯倒木的區域,如果直接丟棄,自然腐爛的時間相當漫長,也會造成新的蚊蟲孳生源。
巨竹並不是台灣原有的竹子,是在1966年由林業試驗所自馬達加斯加引進,高大的植株、壯碩鮮美的竹筍,是它被引進的主要原因,而馬達加斯加當地還會用做建材、樂器,甚至是引水設施。至於許多網站、文獻都寫明它的原產地是諸多東南亞國家,又是什麼機緣讓它出現在馬達加斯加,目前還查不到相關資料。
林試所引入巨竹後,曾經大量培養竹苗,推廣種植,為什麼如今的市場上幾乎不曾看到鮮筍?當初引進的目的是將其竹筍加工成罐頭後銷售,一支竹筍就跟成年人差不多高,想必能生產出非常多的罐頭,但這也同時是它的缺點,一是體積龐大運送起來不方便,再來是它的筍殼其實也相對地厚,徒增加工成本。
試想一個小家庭辛辛苦苦地把一根巨竹筍扛回家,用菜刀剖竹殼發現它比菜刀還厚,切塊、川燙完,發現竹筍太多,要吃個三天三夜……採買其它個頭小的竹筍,既輕鬆又美味,何樂不為?
如果因緣際會之下拿到了一支罕見的巨竹筍,該怎麼料理它呢?雖然各方資料記載其筍味道鮮美,或許是自然谷的巨竹並不像專業竹林受到高強度管理,這裡的巨竹吃起來有苦味。根據村長分享,可以將去殼後的筍體切塊,先泡水一整天,更換新的水煮沸,然後再更換新的水煮沸,也就是「泡一天、燙兩次」。以前我們只知道要燙兩次,所以筍體吃起來還是苦的,只好用大量的沙拉醬企圖掩飾,撇除微苦滋味,吃起來確實鮮脆,而且能吃好幾餐。如果想品嚐難得一見的巨竹筍,除了到菜市場碰碰運氣,來自然谷參加棲地維護志工,或許也有機會帶回家喔!
目前巨竹在台灣零星種植,如果想身處一整片的巨竹林,感受竹林包圍下的自身渺小,可以走訪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這裡的巨竹就是當時引入的第一批,如今已成全台僅存的純林。雖然巨竹在食品加工和鮮食推廣遭遇過很多困難,厚實的竹壁、高大的竹節仍有建築結構、藝術創造、器皿製作等發展空間,待有心人士嘗試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