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翼鳩

  • 作者 楊家豪
  • 日期 2022.08.31

中文名

翠翼鳩

別名

綠背金鳩、綠翅金鳩、印度翠翼鳩

科名

鳩鴿科

學名

Chalcophaps indica indica (Linnaeus, 1758)

分佈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至中國南部、台灣、菲律賓群島至蘇門答臘、婆羅洲一代。

生態

分布於1000公尺以下之淺山,台灣又以大甲溪以南較常出現。繁殖期為4~8月。

特徵

  1. 體長約25cm,翼長14~25cm 。
  2. 嘴、腳紅色;額部鐵灰色;翼部綠色。

補充

-

檢視自然谷的紅外線生態影像是一件有趣的工作,但要有被大量鼬獾影片洗禮的心理準備。這天紅外線自動相機收回來,正在準備開啟鼬獾宇宙的時候,一個小小身影出現在相機畫面裡:鮮紅色的嘴配上翠綠的翅膀,不同於夜間灰階畫面的高彩度影像,讓我整個人瞬間醒來!尤其那紅到像塑膠的喙,讓我好奇地查找牠的身分,原來牠就是「翠翼鳩」。

就在今年四月我與這個長相亮麗卻個性害羞的家伙初次認識。

也不知道是不是過去的我太容易忽略周圍環境,亦或是真的跟翠翼鳩特別有緣。從那天在電腦前認識這位「網友」之後,就三不五時在自然谷裏頭遇見牠,但生性害羞的牠總是一閃而過,發現你為牠停留時也會緊張地快速飛走。起初不曉得牠的飛行高度就是兩公尺左右,還老覺得人家是吃太胖飛不高,現在想想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翠翼鳩最早的記錄是英國鳥類學之父George Edwards在1683年出版的《A Natural History of Uncommon Birds》一書中描述:從一位商人那兒見到,一隻來自東印度群島的祖母綠色鴿子。牠被命名為Green Wing’d Dove,並繪製一幅寫真。台灣則是由博物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最早發現,如同台灣的多數鳥類一樣,被這位天才般的業餘博物學家發現後,隨即出現在1865年的知名鳥類期刊Ibis為世界所知。

這幅來自1863年的翠翼鳩寫真,可能是目前可以查證到最早的一幅獨照呢!(圖片來源:Flicker.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翠翼鳩廣泛分布於印度半島至婆羅洲一帶,根據台灣鳥類誌記載Dickinson(2003)將本種分為十個亞種,而台灣出現的翠翼鳩則是指名亞種,屬於不普遍出現的留鳥。牠們喜歡在林緣活動,多數時間在地面以快步行走的方式活動、覓食,採集落果及種子食用,偶爾也會食用一些小型無脊椎動物。受到驚擾時會以曲折方式低空飛行閃避,在不同樹林之間亦會在3公尺以下的低空飛行移動,翠綠的翅膀能幫助牠隱藏自己的蹤影。巢會築在離地2~4公尺高的灌木叢上,以細枝、藤條、竹枝等材料,做成簡陋的淺盤狀。

翠翼鳩在2008年之前仍名列珍貴稀有保育動物,雖然近年數量逐漸成長,但習慣生活在淺山林緣的牠,其實正面臨棲地消失的危機。淺山的森林在人類的開發之下一塊塊消失,僅存的零星棲地還經常被道路隔開。讓生性害羞的牠們被迫適應人類頻繁出現的環境,有時受到驚嚇的親鳥還會因此放棄還沒孵化的後代。另外習慣以低空飛行往來在不同樹林的牠,經常遭到路殺,根據台灣路死動物觀察網統計,十年來共有近三百筆的翠翼鳩路殺回報。漂亮的外型也導致牠容易遭受獵捕威脅,根據林務局的調查報告顯示,翠翼鳩在移出保育類名單後,已經出現在鳥店中並有販售的情況,翠翼鳩雖然已經不是保育類物種,但仍屬於一般類野生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精神亦不鼓勵飼養。其實只要把棲地留下來,野生物們與人類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遙遠,尤其在里山環境當中更是如此,尊重彼此的生活空間,不打擾真的是一種溫柔。

小知識

部分鳥類的內建三軸穩定器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看過鳥類走路時,頭部點啊點的,有些甚至被抱起來後,不論如何移動其身體,頭部都保持在原地不動,堪稱超強穩定器。的確有科學家針對鳩鴿科的頭部擺動進行過研究喔!這個研究證實了部分鳥類的頭部擺動是出於「視覺」需要,也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看得更清楚,並且透過相對靜止的視覺影像,判斷身旁是否有移動的物體以確保安全。因此鳥類會選擇在移動過程中先將頭部鎖定,待身體移動至下一範圍時再迅速將頭部移動過去,通過一幅一幅的畫面拼接更清楚的看清身邊影像。

為了證明這件事,科學家提出:只要能讓鳥兒移動時身邊的景物都是固定的,他們就也不需要擺動頭部這樣的說法。於是一個可愛的實驗誕生了,一隻鴿子被放到跑步機上奔跑,任牠如何飛奔身旁的景物都是固定的,於是牠的頭也就固定了……其實看完這篇研究我真的很佩服這位學者的創意,有興趣的夥伴可以閱讀文末的參考資料,或是到網路上搜尋相關影片。

贊助

感謝新加坡商酩悅軒尼詩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建設,在此介紹自然谷可愛的居民們,傳遞珍愛、尊重生命的訊息,給動植物們一個完整的家,許萬物一個生生不息的未來。

參考資料

文獻 Barrie, F. 1978. The optokinetic basis of head bobbing in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74:187-195.

文獻 鄭清文(2022)。翠翼鳩-夏秋育雛全紀錄。自然保育季刊,118:68-77。

書籍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2012)。台灣鳥類誌第二版(中)。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電子書 George, E. 1743.  A natural history of uncommon birds. London, Printed for the author, at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in Warwick-Lane.

網站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