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下了幾天的春雨,田家炭窯的前面冒出了幾叢巨大的野草,看起來就是幾片葉子聚在一起,好像沒有主幹,和典型的植物外型不同;最吸引目光的部分則是從基部生長的花梗,圓柱狀的穗狀花序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花苞,原來是常見的(大)車前草啊!相信大家在唸小學時都有在草地玩耍的經驗,嚐起來微酸的紫花酢醬草、一觸就發的鳳仙花果實、黏人衣服上的鬼針草種子……,(大)車前草堅韌的花梗則可以拿來鬥草,交纏、拉扯,斷掉的那方就輸啦!
大車前草的果實小而密集,藥材「車前子」的來源。
先前的自然谷之星曾經提過,植物的命名通常包含外型、用途、發現地……等等相關資訊,那麼「車前」呢?這個典故要從中國西漢的一場戰事說起,名將霍去病率領將士抵禦匈奴入侵,因為水土不服,士兵一一病倒,就連馬匹也難以倖免。但他卻注意到其中一支部隊的馬匹安然無恙,這些馬食用了生長在附近的不知名野草,霍將軍隨即命令所有的士兵煎服這種野草,病情果然很快得到控制。這個故事其實也有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類似版本,總之就是馬車前的野草具有神奇的療效,「車前」一名由此而來。根據台灣藥用植物圖鑑的介紹,(大)車前草的功效有解熱、利尿、止瀉等,因此全植株也是青草茶常用的原料之一,中藥運用的部分則是它的種子,藥材名為「車前子」。除了醫藥價值,車前草的嫩葉也是很棒的山野時蔬。
葉片有5條主要明顯的脈,因此又被稱為五筋草。
雖然說車前草隨處可見,但它其實有好幾個外觀相似的近親,在台灣可以找到4種車前屬植物。大車前草與車前草葉型相似(卵形),主要差異在於植株大小及種子數目,大車前草可以長得比手掌還大,車前草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同一個蒴果內的種子數目則是大車前草較多。長葉車前草及毛車前草則是原產於歐洲的外來種,葉子與前兩者不同,為狹長的披針型;葉面均有生長細毛,但長葉車前草的絨毛集中於葉片的邊緣,毛車前草則是全株皆有。
大車前草,植株整體大於車前草,有較長的葉柄、較大的葉片
小巧的車前草,全株約一個拳頭大。
毛車前草,葉片兩面及花梗都長滿絨毛。
長葉車前草。圖片來源:flickr_Macleay Grass Man(CC BY 2.0)
三月中旬的一場工作假期,企業志工走訪自然谷,我們一起沿著步道漫步,認識道路旁的動、植物。走到了炭窯前,碩大的大車前草果然吸引了志工們注意,於是向他們講述了前面提到的故事。雖然有些植物是從小就摸過、看過,或許還有些有趣的故事隱藏其中,留待各位去發掘,既使是常見的生物,也多多查找它們的資料,說不定還有更多你所沒發現的小細節。
工作假期志工與大車前草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