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扎根,自然谷的環境教育工作

  • 作者 謝伯鴻(自然谷環信託基地專案執行)
  • 日期 2022.07.21

「怎麼又在玩遊戲?該休息囉!」「上Youtube看人家玩遊戲真的那麼有趣嗎?」
是不是很多家長也跟我一樣,曾對著家裡的小孩說過類似的話呢?每當四個外甥來我家玩時,我都要充當風紀股長的角色,每隔一兩小時放送這兩句話,提醒他們該休息了。手機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甚至手機沒電都會使人焦慮不已。但手機、3C離生活越來越近的同時,也造成現代人與自然疏離。尤其這世代的小朋友,河裡撈蝌蚪、草叢裡抓蟲、田裡烤蕃薯這些我們覺得饒富趣味的童年經驗,很多是他們沒體會過的事情。目前已有不少人察覺到問題,查理洛夫在《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以「大自然缺失症」形容此現象,並且表示缺少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會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影響,因此鼓勵父母帶小孩子多接近自然。

自然谷在交付信託之初,便將「成為全民環境學習中心」列為發展目標之一。我們以環境教育及自然體驗拉近民眾與自然的距離,希望能一步步的建立人與自然的合諧共處關係。希望透過演講、課程、導覽及各式活動,向民眾分享認識周邊生物及環境的管道,希望以「知」拉近距離、累積關懷,進而促成自發性的環境保護行動。同時,自然谷還身負扮演好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案例的重責大任,帶領大家認識環境信託,讓民眾對環境信託的經營有更具體的想像,以推動更多台灣民間保護區成立的可能性。

自然谷參訪及自然體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接下自然谷經營任務後,便開放每個月一次的免費導覽,邀請民眾進入自然谷。過程中以五感體驗連結人與自然:用耳朵聽五色鳥、貢德赤蛙的鳴叫;用眼睛看琉璃紋鳳蝶翅膀上寶藍色的金屬光澤;用手比較不同植物葉子的質地;用鼻子去聞野薑花散發的香氣;再咀嚼土肉桂葉,感受葉子在味蕾留下的淡淡香甜。播放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的生態影片,告訴民眾其實有很多動物正與我們共享這片土地。同時分享「環境信託」這個成功守護英國大片森林、古蹟、海岸線的自然保存制度 ,談談自然谷成立環境信託的緣起,以及經營成果,讓民眾對「環境信託」有更具體的想像。大自然就是有讓民眾心神嚮往的獨特魅力。自然谷導覽活動深受到民眾喜愛,往往在開放報名的幾天內就額滿,有不少大人藉此機會帶著小孩來認識自然。在生態講師的引導下,不少本來怕昆蟲的小朋友,開始專注觀察網中蝴蝶,最後慢慢敢伸出手觸摸講師手上的蜥蜴,甚至讓昆蟲爬在手上。藉由與大自然拉近距離,培養與萬物和諧共處的態度。

在講師的引導下,小朋友嚐試讓螳螂爬在手掌上

除此之外,我們也推廣環境永續理念以及里山的特色,舉辦攀樹體驗、手帕拓印、竹吸管製作等體驗活動;開放學校平日免費參訪及團體預約,讓學校的師生們以及更多民眾有機會來自然谷獲得療癒及生態知識。工作人員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導覽中教學相長,對環境更加了解。以我為例,隨著山林與生態知識的累積,導覽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生動,常常話匣子一開,有分享不完的生態故事,導致解說時間不夠呢!

為了讓活動更豐富,我們結合了在地資源辦理攀樹、葉拓、竹吸管活動,讓更多人用不同方式感受自然。

生態工作假期

工作也是一種學習,更是環境保護的實踐。工作假期是結合生態認識及及志工行動的一個新型態渡假方式。活動中深度認識里山倡議的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並且在過程落實環境保護的精神:在地消費減少碳足跡、食用在地食材並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透過細緻的安排,讓志工深度認識在地文化、學習環境新知,並儘可能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衝擊。生態工作假期的另一大主軸便是志工服務;以志工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藉由合作及勞力付出,志工也與土地產生情感連結,並與同行伙伴建立更深的情誼。

透過生態工作假期深刻感受土地脈動,活動後志工們也建立了良好的情誼。

自然谷的工作人員編制不多,但要處理的環境事務卻很多,竹林疏伐、溪溝清理、外來種移除、災後崩塌地整治甚至自然谷周邊環境維護。因此我們依工作需求每年辦理數場生態工作假期活動。經過志工的回饋,我們發現不管是工作假期中的體驗活動還是環境維護工作,對參與者來說都是很新的生活經驗。有志工在心得分享時表示自己從來不曾真正進到竹林內工作,更不知道鋸子、柴刀原來還有更省力的使用訣竅,然而在工作假期中他全都體驗到了,感覺很超值。有些志工在參加過自然谷工作假期之後,還會與伙伴相約報名其它地方的生態工作假期。近年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CSR)觀念提升,很多企業或公司社團開始找自然谷合作辦理志工行動。許多企業參與者分享,志工行動有助於提升同仁的默契及向心力,同時在工作中也釋放不少壓力。以企業角度來看,與自然谷合辦生態工作假期,除了形象提升、釋放員工壓力;同時也能協助守護土地,可說是雙贏。

進入竹林深處整理枯竹,採集野菜竹筍加菜,工作假期多的是志工沒體驗過的事。

學校長期環教陪伴與講座活動

自然谷除了要成為環境學習中心外,「結合社區擴大保護面積」也是一大發展重點。因此環資在新竹除了有自然谷經營團隊外,還設有「鹿寮坑土地守護小組」實際操作友善環境農耕與村民交流。然而除了實體土地守護,我們認為在地教育也能達到擴大保護面積的效果。在2017年的一個契機,我們與芎林石潭村的碧潭國小展開了長期的環境教育合作。針對里山生態認識及環境保護實踐設計了24堂系列課程。我們以遊戲生物網、里山生物猜猜看,說明人、動物與自然之間的交互影響關係。接著透過遊戲、互動式投影片、影音、標本觀察及校園踏查……等方式介紹與我們一同在淺山生活的鳥類、蛙類、昆蟲、植物及哺乳類動物。

在同學熟悉生活的環境後,我們開始帶他們認識各種淺山環境議題,如:物種保育、廢棄物問題、棲地破碎化、路殺、外來種入侵及流蕩貓犬問題。為了引發學生的興趣,也使用繪本、桌遊甚至發想遊戲來闡述這些生硬的內容。並試著讓同學實際體會動物們的感受。在系列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替學生歸納一些淺山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同時透過報告提供學生學習技能的機會:在教授環境資訊查詢的方法後,引導學生們透過資料閱讀及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環境問題,並試著提出解決方法。從學習技能、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到思考解方。學生在期末精彩表現往往讓我們及學校老師耳目一新,此外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學生對環境的態度有所轉變,從害怕昆蟲到願意靠近觀察;從默不關心到願意分享,更重要的是他們更懂的去愛護周邊的環境及生物。由於我們看到了學生在長期環教陪伴下產生的變化,開始思考如何由下而上的讓學生將保育觀念帶回家中,進而影響家長。有了與碧潭國小的良好互動經驗,在2019年開始,擴大與附近的沙坑國小展開長期合作,希望透過環教陪伴,讓更多孩子一起認識生活周遭的生態系。

環教系列課程中,我們以石虎島桌遊帶學生認識石虎保育議題。

除了周邊小學的長期陪伴,我們也試著擴大自然谷的影響力。除了與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合作研發新的教案;同時也與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合作「ECO達人校園分享」講座,將蛙類、鳥類及昆蟲等生態課程融入環境議題帶到桃竹苗地區的國中小學校分享,希望更多學生能認識淺山環境的生物,並意識到有些環境問題正在發生。每年還會設計主題活動,邀請專業人士來分享有趣的生態主題或帶領DIY實作。如氣候變遷與食農教育、猛禽棲架研究、動物巢箱製作以及物種保育,甚至是公民科學研究、生態攝影……等。我們希望透過舉辦各式各樣的里山生態活動、講座,讓民眾能更有感於關心周遭土地與環境的變化

在「里山的生物」主是活動中,自然谷邀請孫敬閔博士來新竹進行穿山甲保育專題演講。

結語

「唯有知道身邊環境發生什麼事,我們才有機會去關心,並為我們自己和下一代而努力。」
自然谷希望透過環境教育帶領民眾獲得知識、覺察自然,進而累積關懷,展開行動。因為唯有行動,我們的環境才會有希望。雖然非營利組織經營不易,但每當獲得大家對於及貫徹自然谷環境保護的理念的支持,就更有動力續努力,以環境教育作為使命,保護我們的環境。

贊助資訊:感謝行政院環保署補助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