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講谷_鹿寮坑溪的記憶

  • 作者 徐尉傑
  • 日期 2023.10.12

現今的人們大多在城市中生活著,打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流出,然而在自來水還未普及的年代,水源與聚落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影響著居民的生活、產業與信仰,也影響著依賴水源生存的野生動物與植物。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位在鹿寮坑溪的上游,多次在這片森林記錄到溪流指標物種「食蟹獴」,團隊也因此開始關注鹿寮坑溪,從日常生活到環境生態,探尋鹿寮坑溪的記憶。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在2021年首次觀察到「食蟹獴」後,一直持續有發現獴獴的蹤跡。(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在溪流中捕魚是許多鹿寮坑居民的共同記憶,團隊訪談了多位在地居民,都有相同且獨特的捕魚經驗,與大眾所熟知的捕魚方式(漁網、捕魚籠或釣竿)截然不同,是直接「徒手抓魚」,詳細詢問過後,才了解在地居民會使用生長在森林裡的「台灣魚藤」,在捕魚時,先選定要捕魚的地點後,於上游處將台灣魚藤的根部搗碎,讓汁液順著溪水往下,魚群會被帶有毒性的汁液麻痺而行動遲緩(如同喝酒醉般),此時就可以直接下水抓魚。在居民的回憶中,還特別提到長輩的叮囑,不可以將全部的魚都抓起來,因為台灣魚藤的毒性只是讓魚暫時麻痺,等待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活力,是一種符合保護及永續環境的捕魚方式,而如今卻以不復見。

台灣魚藤是淺山森林裡常見的木質藤本植物,其根部搗碎後流出的汁液可以麻痺魚類,是居民早期捕魚的方式。(圖片來源:左:flickr,Ethene Lin,CC BY-NC-SA 2.0;右:flickr,賴鵬智,CC BY-NC-ND 2.0)
目前鹿寮坑溪內常見的魚群為台灣馬口魚及台灣石賓,居民記憶裡的七星鱧與泥鰍已經消失。(攝影:徐尉傑)

客家族群獨特的石頭信仰,也是居民對鹿寮坑溪的共同記憶,「石爺、石娘」是當時在鹿寮坑溪床上,兩顆相互依偎的巨石,傳說石爺在晚上會發光,若遇到有雨的夜晚則會出遊,直至清晨又回到溪中依偎在石娘旁,石爺強大的法力守護著鹿寮坑的居民。也有人說,石爺石娘所在地為風水地當中的「蜈公吐珠」,將會有草霸王出現,在清朝與日治時期都有人蓄意破壞風水,如今石爺上還看的到當時破壞的痕跡。當地居民會在溪畔定期祭拜,有許多居民小時候也都認過石爺石娘為義父母,並求取銅錢掛在身邊祈求平安。令人訝異的是感情非常好的石爺石娘,在2001年遭遇了納莉颱風,暴漲的溪水將石娘沖至一百公尺的下游處,被迫分離,直到2003年,居民為了讓石爺石娘重新相聚,集結全村的力量,在3月26日讓石爺石娘成親並安座在土地公旁,並由城隍爺證婚,這天也成為了鹿寮坑獨有的「客家情人節」,由此可知居民對於石爺石娘信仰的崇敬。

在地文史工作者介紹石爺石娘的傳說故事以及成親時的情景,也是鹿寮坑獨特的石頭信仰。(攝影:郭茱力)

鹿寮坑溪在納莉風災過後,開始了野溪整治工程的計劃,當時的整治工法,是以「安全」為考量,設立水泥擋土牆來避免邊坡崩塌與水流侵蝕,形成了所謂「三面光」的溪流,改變了溪流環境,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而在訪談內容中,多數居民對魚溪流整治,一致的認為在整治後有很多的魚、螃蟹及蛙類都不見了,整治前的鹿寮坑溪中隨處可見的泥鰍、七星鱧、蝦虎、毛蟹、拉氏明溪蟹及虎皮蛙都在整治後消失了,即使有倖存下來的物種,數量也不如以前,而水泥製的駁坎也讓野生動物不容易進出溪流,使得曾經生機蓬勃的鹿寮坑溪流,已經失去可供生物棲息的功能,阻隔了居民與溪流的連結,為了達成「安全」所付出的代價卻如此之大,如今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該如何更友善的對待溪流。

「三面光」的溪流整治工法,改變溪流環境,螃蟹與蛙類沒有石縫可以躲藏而消失,整治過程也讓魚類數量減少,居民也不容易進出溪流。(攝影:呂芷涵)

現今的鹿寮坑溪,溪床上有許多區域已被茂密的植被給覆蓋,整治後的溪流在經過長時間的水流沖刷,湍急處的水泥會被侵蝕,土石被帶往下游在水流緩慢處堆積,堆積的土石正好成為了植物生長的空間。在經過幾次的觀察後,發現生長在溪床上的植物為外來種,包括象草、翠蘆莉及小花蔓澤蘭,這些快速生長的植物,佔據溪床使水流變窄變得更加湍急,侵蝕較為嚴重的地方,連擋土牆的地基都被掏空,讓原先以「安全」為考量的整治工程,如今卻帶來新的「危險」。在地居民對於這些茂密的植被非常反感,在多次提出清除溪床上植物的需求後,在今年開始了「清溪工程」,利用重型機具清除溪床上的植物,對溪流生態又是一次的破壞,然而要將象草及小花蔓澤蘭要完全的清除並非容易之事,經過一段時間,溪床上又會長滿茂密的植被。團隊十分的不解,真的只能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嗎?在一次的方談機會中,總算得到了困惑已久的答案,原來以前務農的農夫都會飼養牛隻,而溪床上的植物正好可以做為牛隻的食物,有效抑制植物的生長,在整治過後,也因為擋土牆的隔離,使牛隻不易進入溪流,也就無法抑制植物的生長,如今鹿寮坑的產業結構已轉變,不再飼養牛隻。團隊也觀察到,清溪工程讓原本埋藏在草叢及土石中的垃圾重見天日,我們將會積極地辦理淨溪活動,趁著植物生長前盡力將垃圾移除,這或許是團隊能為受傷的鹿寮坑溪,能做的最友善之事吧!

外來種植物佔據溪床,有大量叢生的象草,即便使用大型機具也無法完全清除,不久後又會長回原先的樣子,使垃 圾藏匿其中。(攝影:徐尉傑)

團隊將會持續訪談在地居民,發掘更多鹿寮坑溪流的故事,跟著居民重新找回鹿寮坑溪的記憶,也將啟動鹿寮坑溪的生態調查,期待能找回鹿寮坑溪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持續辦理淨溪活動與清除外來種的志工行動,讓依賴溪流維生的動物,可以有乾淨且安身的棲息場所,透過生動的溪流生態導覽,讓更多人可以關注長期不被友善對待的溪流,建立人與溪流的友善連結。

團隊藉由溪流的生態導覽,讓民眾走進溪流,並結合社區參與,讓居民找回鹿寮坑溪的記憶,重新建立人與溪流的連結。(攝影:郭茱力)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輔導單位-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