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 作者 謝伯鴻
  • 日期 2021.01.29

中文名

檳榔

別名

青仔、菁仔、菁仔叢、檳門、螺果

科名

棕櫚科 檳榔屬

學名

Areca catechu L.

分佈

原產於馬來西亞、菲律賓,現被廣植於台灣各地尤其中南部地區。

生態

每年3-8月為檳榔花期,而十二月至翌年6月為檳榔採收的季節,冬花則不結果。

特徵

  1. 樹幹通直不分枝,高約15-20公尺;樹徑約10-30公分。
  2. 葉6-9枚叢生於枝頂。羽狀複葉呈倒三角形,長約1-2公尺。
  3. 花由葉鞘底部抽出,一顆樹約3-4穗,總花梗粗短扁平,小花梗細長,多分枝且下垂。
  4. 小葉38枚,披針型,長約30-70公分。葉鞘長約56公分。
  5.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白色較小,密生花梗先端具香氣尤以晨昏最濃。
  6. 雌花廣卵形,萼片 3 枚,外花被 3 片,綠色,著生於花梗基部。
  7. 核果卵狀橢圓形平滑,聚集叢生。長約3-5公分。
  8. 未成熟之嫩果呈綠色,成熟後轉為橙黃色。

補充

-

檳榔是台灣常見的經濟作物,與台灣島民的民生及文化有極大的關連。在中國,早在東漢時期就有食用檳榔記載,古代的文學大家如韓愈、蘇軾、柳宗元……等,都有嚼食檳榔的記錄。而自然谷內留存一些散生的檳榔植株,但有一些整齊排列成一面,不過它的用途不是為了食用,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別急,看到最後,讓我來一點一點為您解謎。


自然谷有一排筆直的檳榔樹,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攝影/何京翰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嚐」不管是老歌還是路旁的檳榔攤,檳榔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但筆者對它的認識卻很粗淺,正好可以趁撰文好好認識一下。將檳榔的果實剖開,發現它的結構有點像椰子:果實的上頭有萼片,內部中空且纖維很粗,也就是俗稱的菁仔或檳榔子。食用時一般還會做一些加工,檳榔在台灣的吃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塗上白灰(石灰漿)的荖葉包裏檳榔食用,稱為「包葉仔」;另一種則是將檳榔子剖開,包上紅灰(以香料調合過的石灰漿)及荖花的「紅灰」。而東漢楊孚的異物誌記載「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其顛近上未五六尺間,洪洪腫起若瘣焉。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又生棘針,重累其下,以禦衛其實。剖其上皮,空其膚,熟而貫之,硬如乾棗。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下氣,宿食消谷。」証實東漢時期就有食用記錄,甚至連吃法都跟現代差不多。雖然不確定扶留是不是「包葉仔」使用的荖藤,但已確定它們都是胡椒科的植物。嚼食檳榔會讓人心跳加速、身體發熱,有振奮精神的效果,因此在許多場合被拿來做為提神祛寒的食品。記得前年跨年與朋友去清泉玩,沒吃過檳榔的我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合買了一包檳榔。我才一咬下去,迸出汁液的奇特味道就讓我有點想吐,隨著咀嚼味道越來越重,很快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發熱且心悸得厲害,最後咬沒有20下我就苦著臉把它吐掉了。這時發現我吐出的汁液是紅色的,就好像吐血一般。一般認為這個紅汁是因為檳榔的汁液與石灰漿及其它調料混合造成的。不過我印象中當天吃的是沒有包任何東西的檳榔子,而另一位同事在部落也有跟我一樣的經驗,而且汁液吞下去時馬上就有熱熱的感覺,感覺跟筆者在撰文時買回來的檳榔不同。因此紅汁的成因在我們的心中依舊是個謎。


由左而右分別為檳榔果實原本的樣貌(檳榔子)、檳榔子剖半的模樣、市售的「包葉仔」及「紅灰」。攝影/謝伯鴻

自然谷種有一排整齊的檳榔樹,明顯不是為了生產檳榔,因此引起我的好奇心。後來詢問得知,原來山谷中曾有好幾戶人家的土地,由於界地的地樁太矮,植被長起來後就被埋沒,因此有時在土地認定上常會引起糾紛。而檳榔樹高而筆直、莖徑不粗的特性正好可以做為地界標識,因此被栽植在自然谷。而在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的委託人在初購得此地時,也曾經在李樹叉附近的三棵檳榔樹間架設平台,好在山林工作累的時候可以坐下休息。檳榔用途頗廣,它的花穗是煮湯、清炒的好食材,便是我們俗稱「半天花」,而檳榔頂芽炒過後清脆好吃,更是熱炒店名菜「半天筍」,不過相較半天花,半天筍因摘下後檳榔就會死去,因此食材不易取得而較為珍貴。雖然半天筍和半天花都是好吃的料理,不過由於兩者都含有檳榔鹼,因此醫生建議不宜大量食用。而除了食用外,有些手巧的人會將成熟果實曬乾做成可愛的造型擺飾;而原住民也會檳榔的葉鞘製作成容器盛裝食物。可說是用途多多。


以檳榔葉鞘製作的容器。圖片來源/環資台東工作站

台灣早期嚼食檳榔的風氣很盛,因此有「台灣口香糖」之稱。以前聽過一則笑話:一位外國人從桃園機場下飛機,叫了一台計程車,只見司機開著開著突然搖下車窗向外吐了一口血,外國人著實大驚「台灣人也太拼命了吧,就算吐血了還要繼續工作,難怪經濟起飛的那麼快」,雖然只是搏人一笑,不過也反應出當時吃檳榔的興盛程度及檳榔造成的環境衛生問題。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檳榔則常用於祭祀及接待外賓,筆者去鸞山部落體驗布農族文化時,還被特別交待要準備米酒和檳榔祭拜山神。在佛教文化中,檳榔被認為可治百病,甚至會拿來供養高僧。不過在2003年,檳榔已正式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對人類明確致癌之物質),檳榔中的檳榔鹼及檳榔素在口腔中會產生亞硝胺,長期嚼食會造成口腔纖維化,進一步導致口腔癌,因此還是不食為妙。除了致癌問題,大面積的種植淺根性的檳榔也對水土保持造成相當大的隱憂。雖然檳榔造成健康及環境的問題不少,但考量人民習慣及文化延續也不能說禁就禁。因此政府現在除了大力宣導吃檳榔的致癌性,也著手計畫進行做檳榔進出口及種植管制,同時有計畫的減少檳榔種植面積。希望能從中能找到比較平和的問題解決方法。

小知識

台語「菁仔叢」的由來

「菁仔叢」指是台語的檳榔樹。但它更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冒失、白目、沒見過市面。這個罵人形容詞是如何而來的呢?難道是檳榔樹長得很冒失?其實這個形容詞的由來是這樣的:在日據時代,當時一般人民的月俸約50元,而當時日本有發行一款百元券,鈔票正面是臺灣神社,而背面則是兩棵檳榔樹。由於百元券以當時來說面額太大,許多人見都沒見過,因而有人以「沒見過菁仔叢」來嘲笑沒見過世面的人,最後也慢慢的衍生變成形容一個人冒失、白目了。

贊助

感謝香港商酩悅軒尼詩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建設,在此介紹自然谷可愛的居民們,傳遞珍愛、尊重生命的訊息,給動植物們一個完整的家,許萬物一個生生不息的未來。

參考資料

網站 認識植物-檳榔
網站 維基百科-檳榔
網站 福星花園-檳榔

書籍 臺灣樹木誌。劉業經、呂福原、歐辰雄。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出版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