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崩塌,相信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應該都是新聞中那彷若末日般的災害畫面吧,荒蕪的地上土礫混雜,森林、公路甚至民房無一倖免地被毀壞,確實經常是個嚴重的災害。但其實對許多自然界的生物們,崩塌意味著機會,大樹傾倒意味著先發芽的陽性小樹們有機會獲得更多空間,林相重整表示能養活不同的昆蟲。因此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經營團隊,嘗試在兼顧人類安全與低度干擾管理方針的前提下,找到崩塌與人工施為的平衡點。
筆者觀察棲地中的水文,發現在午後陣雨那樣的降雨中,地表逕流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順著步道或在山坡上切出淺溝,而小規模的崩塌往往會在這時因為水流的關係發生,小則數塊石頭崩落,大則樹木傾倒橫亙步道,雖然需要稍作整理以維持步道安全,但總不至於有大規模的地景改變或是危害周邊臨地安全;不過2022年7月時,一場午後暴雨,造成棲地裡的一處竹林根系破碎,形成長十餘公尺、寬三至四公尺的坡地崩塌,整整半公尺深的土石連著地上的喬、灌木全部都被雨水帶走,那是團隊第一次碰到這樣大的崩塌事件。
其實村民們世代在這裡居住,地質易崩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因此,在坡腳疊石駁坎是常見的基礎建設,避開水路更是拓墾家園與農田的必要技能,多數時候的土砂流失都是透過水流搬運,避開水流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風險。還記得2022年團隊準備砌石駁坎時,買了數噸的石頭,想借放在棲地下方的鄰居土地上,聯繫的過程中鄰居爽快答應,卻千叮嚀萬交代,該處有一條水路,下雨時山坡上的水都會從那裏經過,讓我們不要擋住水流的路線,以免造成危害。顯見居民們都能從過往的經驗中,歸結出微尺度的災害潛勢。
避免崩塌造成災害,除了要避開水路及陡坡等高風險地,水土保持也是當中重要的一環。根據學界常用來計算土壤流失量的公式RUSLE,影響土壤流失的因素有降雨、土壤可蝕性、地形、地表覆蓋及水土保持措施五項,其中降雨、土壤、地形等因素屬於較不容易改變的因素,但透過地表覆蓋物的調整,我們就能改善土壤流失量。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中多有高層樹冠與底層蕨類覆蓋,裸露表土甚少,但仍有部分邊坡因為坡度等因素沒有植生覆蓋,這時候利用樹木枝幹或竹子敷蓋於土上,就能有效降低土壤流失量。陸象豫在2011年的研究指出,這是降低坡地土壤流失,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團隊也預計在未來著手進行裸露邊坡敷蓋與否的效益試驗,測試在無施作枯竹敷蓋的情況下,是否有先驅植物可以擔任水土保持任務,降低人為干預。
註:在水土保持學中,覆蓋(cover)指的是利用活體植物的莖葉使地表土壤不致裸露;敷蓋(mulch)指的則是用無生命的植物殘株或其他物質。
避免崩塌災害是重要里山智慧,訪問村民們當地常用的水土保持工法時,大多數人的回應都是疊石駁坎。但村裡睿智的黃德助爺爺就是不一樣,他笑著問我們,知道會崩塌為什麼還要蓋房子在上(下)面?也許真正的水土保持智慧,是知道哪邊會掉石頭,哪邊有水流,然後避開這些地方。侵蝕、搬運、堆積本就是大自然的日常,是地球系統複雜過程中的一環,我們也許永遠無法解析自然現象的所有影響因子,而意外往往來自那些未被掌握的因子。人類生存不外乎趨吉避凶,避災、離災就是防災的第一步。在地的傳統智慧也提醒著我們,合理利用土地才是避免坡地災害的不二法門。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輔導單位-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