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講谷_食蟹獴

  • 作者 楊家豪
  • 日期 2023.03.30

食蟹獴在2021年的3月首次出現在自然谷紅外線相機的影像中,發現食蟹獴對自然谷團隊來說是莫大的鼓勵,牠喜歡乾淨、潮濕、隱蔽的環境,看來自然谷多年來的努力,應該有獲得這位貴客的認同。在那之後又有多次的影像紀錄,從單一個體到一家三口都有紀錄,顯見自然谷成為食蟹獴的穩定棲所或路徑。但牠的出現也不禁讓人擔憂,喜愛在溪溝活動的牠,怎麼會跑到自然谷?自然谷沒有常年的地表逕流,僅有在大雨後的數週會有暫時性小溪流,這樣的環境,難道對牠而言已經相對好了嗎?

為了探究食蟹獴過去在周邊地區的分布,團隊訪問了地方耆老,試圖詢問到食蟹獴曾經在鹿寮坑出現的線索,但很可惜的沒有任何人曾在鹿寮坑看過,甚至聽過牠名號的都不多,陌生程度讓老人家們打趣說道:「之前都沒有,怎麼就突然出現,是不是從隔壁X福村動物園跑出來的」。雖說是玩笑話,不過大家有這樣的想法也不難理解,若無自動相機等科技輔助,食蟹獴還真不容易被發現,早期許多人們對它的認識,都是在抓捕食用的哺乳動物時誤捕,但因為食蟹獴通常不會被食用,因此即使有被捕捉,也少有人對他有較深入的認識。夜伏晝出的牠,晚上會選擇自己挖洞、找尋現成的樹洞或是樹根之間的空隙來休息,清晨跟傍晚會外出活動覓食,中午也可能會睡個午覺!所以要在野外碰到牠,還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像這樣樹根之間的空隙,會是不少動物喜愛的棲所。

好不容易終於有老人家認得這個生物,他說這叫做「吻田豬」,查找文獻確實有發現這樣的稱呼,但為什麼會被這樣稱呼就不得而知了,可能紅紅的鼻子看起來像豬鼻子吧,老人家說他也只有聽說過山區有吻田豬,但八十多年的生命裡還沒有在野外見過,對於自然谷拍攝到食蟹獴影像感到驚訝不已。

部分研究顯示食蟹獴食性很廣,雖然喜愛食用蝦蟹但也不限於,蝸牛、昆蟲……等也都會成為牠的食物,所以生活範圍不一定拘限在溪邊,影響牠選擇棲所的因素還有與道路的距離、海拔、坡度、濕度、林相等眾多因子。說不定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自然谷看到的食蟹獴,是選擇自然谷作為臥室,然後天天散步到附近的溪谷吃飯。這也許是個說得過去的解釋,但想想每天多這麼多移動,那就是大大增加了熱量的消耗與路殺機率,這些都是增加死亡風險的行為呀!如果可以有個宜居的溪谷,我想牠們會更願意待在那兒吧!

雖說近年來屢屢傳出食蟹獴的觀測紀錄,但難以確定是由於監測頻率的提高導致,亦或是族群的擴張,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人類活動已經嚴重影響食蟹獴。棲地的破碎讓牠們被迫將生活範圍與人類重疊,高度重疊下除了導致路死個案增加,也有學者從牠的排遺裡發現不少保麗龍、塑膠片等成分;溪流的污染讓牠們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試想在你我的經驗裡,充滿魚蝦貝蟹的溪流還剩幾條,也許有個幾隻鯽魚就要偷笑了吧……食蟹獴還有其他食物吃,所以牠依然以保育類的身分努力地維持族群,但另一個依賴溪流生活的歐亞水獺,可就真的在台灣消失了。

曾經,鹿寮坑溪也變色了!

汙染了我們生活的土地,看似這些野生物們受害,但人類又何嘗不是呢?早期生活過不去,溪流裡捕幾隻魚、屋旁摘幾株野菜,湊合著也是一餐,不過現在要想這麼做,風險恐怕是過高了。多讓幾條溪流恢復吧!我們可以落實無痕山林減少垃圾,我們可以節約用水讓更多水資源留給環境,也可以一起響應更多綠行動。說不定哪一天,阿獴會突然出現呦!

 

參考資料:
佘景惠、曾志民、曾仁彥、蔡展銘、石振洋(2019)。水庫集水區指標物種之替代性棲地分析。中華防災學刊,11(1):9-18。
張偉庭(2018)。北台灣食肉目群聚食性變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