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谷實習的有一天,家豪問到:「你的腳力應該還行吧!」,我心想身為地理系的學生,在野外走跳是我們的日常,哪有甚麼可以難倒我們,我便回應「當然沒有問題」,隨後家豪就說「好,那我們去巡山!」
簡單的一段對話,開啟了我在自然谷第一次巡山的體驗。此次的巡山任務是自然谷每季會進行一次的例行工作,目的是確認自然谷林地的樹木生長狀況,檢視步道或山徑上有沒有倒木影響通行,所以沿途會進行簡單的維護。
當時的我們先沿著平時在自然谷內行走的步道一路往山頂前進,走著走著,突然間家豪要我小心地跟在他後面,我便看著他手腳並用地攀上一個看似沒有路的邊坡。此時,也預告巡山的任務正式開始,我們先是循著似有似無的路跡往前走,沿途不僅有生長狀況良好的茂盛竹林、樹林,也有許多抵不住新竹強風吹襲而傾倒的枯竹、枯木,這時就需要拿出刀具,將倒木切割並移到道路兩側以避免影響通行。一邊整理、一邊向前走的過程,隨著光線越來越明亮,能感受到身邊雖然還是有許多林木,但明顯變得稀疏不少,視野也越來越遼闊,當我看見竹25縣道的道路與民宅,才回頭發現自己已經站在「南何山」的稜線上!
美景沒有耽擱我們太久,我們繼續地向前走,當走過一個岔路後,路跡也變得越來越明顯,我猜想這應該是接上了一條平時有許多人走的山徑,很快地這個猜測就被一棵樹上的鐵牌給驗證,原來現在所走的路,就是新竹大名鼎鼎「飛沙縱走」的其中一段路,心中讚嘆之餘,仍持續前進。
可能是因為這是條平常有許多山友會走的路,他們也會協助整理步道環境,所以沿路上我們不需要花太多心力維護,但也因為有許多人會利用這條山徑,可能是擔心有人會在山中迷路,有些登山隊會習慣在樹上綁布條,用來標記方向與步道的位置。然而,飛沙縱走的山徑上其實可以看到不少用來標記方向的鐵製路牌,這時數量過多的登山布條,就顯得是人類活動下額外衍伸的環境問題,因為這些布條就猶如在山林中四處留下「到此一遊」的記號,當中有不少布條更是使用塑膠材質製作,不僅難以被環境分解,若被野生動物誤食,更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這樣的行為也讓原先立意良善的登山布條,其美意被打上折扣,或許當一條步道已經有明顯的道路標示時,我們就應該避免過多額外的標記,讓我們在親近山林的過程,只在山中留下美好的回憶,而不要將人造物也留在山裡,才能達到長期倡導的無痕山林目標。
經過這趟的巡山體驗,不僅讓我瞭解到自然谷對於森林棲地環境保護的重視,也讓我透過實務的工作意識到環境保護其實不能只是交給一小群人努力,而是要有全民的重視,才能讓我們的環境能不受破壞達到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