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春,各地天氣逐漸回暖,四月的墾丁天氣已逐漸炎熱,水溫也持續升高,今(2021)年依舊由墾丁合界開啟今年珊瑚礁體檢的序幕,特別是在經歷去年的珊瑚白化事件,今年的監測更顯得重要。陽光潛水的小鄭教練認養合界樣點至今已邁入第六年,調查團隊仍由固定班底組成,持續投入監控珊瑚礁生態的公民科學家工作。
調查成果
調查日期:2021/4/17
調查樣點:合界
天氣:晴朗
水溫:26度
能見度:8米
調查結果顯示,合界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加總)在5米深度為40%,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屬於「一般」等級(25-50%),10米深度則達50.6%,則屬於「優良」等級(50-75%)。而活珊瑚組成以硬珊瑚為主,此外,也是底質組成中占比最高的類別,5米與10米穿越線的覆蓋率分別為38.125%與48.125%。
去(2020)年台灣周邊海域水溫節節升高,致使各地珊瑚白化事件頻傳,其中又以墾丁珊瑚礁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環境資訊協會於去年9月調查時發現,合界不論是水深5米或10米,超過一半的珊瑚已經白化(皆為55%),因而硬珊瑚覆蓋率相較去年4月(5米為43.125%,10米為57.5%)也確有較低。而此地珊瑚礁能否從珊瑚白化事件中復原,也有待長期關注。
其他生物底質中,則以藻類覆蓋率為次高,5米與10米分別為21.25%及15.625%,而這可能是因為冬天與春天季節轉換時常見的藻類爆發現象,待夏季時藻類則會因為水溫過高而死亡。
非生物性的類別中,覆蓋率最高為岩石,同時也是所有類別中,覆蓋率僅次於硬珊瑚的類別,5米與10米覆蓋率分別為33.75%及32.5%。
指標性魚類調查顯示,記錄最多的類別為蝶魚,5米的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6.75隻, 10米則為11.25隻,其他魚種部分則還有有鸚哥魚、裸胸鯙及大於30公分的石斑,然而數量都不多。大石斑因極具經濟價值,遭受到相當大的捕撈壓力,能在野外見到實屬不易。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調查顯示,5米及10米穿越線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及硨磲貝。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於5米及10米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18.75隻及4.25隻。而5米及10米的硨磲貝族群密度則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2隻及2.75隻,此外在5米還記錄到清潔蝦。
綜合調查過程的實地觀察及數據結果推測,魔鬼海膽以藻類為食,5米藻類覆蓋率較高,而10米樣區以連續礁盤為主,結構上少有溝槽或洞穴可提供魔鬼海膽躲藏,且潛藏的掠食者可能較多(例如:板機魨),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魔鬼海膽族群在不同深度的數量差異。
歷年數據趨勢
綜合2016年至今的調查數據來看,合界5米及10米深度之硬珊瑚覆蓋率(淺藍線)至2020年9月呈現穩定且微幅上升趨勢,顯示合界海域的珊瑚礁發展堪稱穩健。然而,2020年11月時覆蓋率大幅下降,應是珊瑚白化事件所致,雖在今年4月觀察到覆蓋率上升,一般來說珊瑚不會生長如此快速,有可能是因為底質分佈不均勻,因而需持續觀察。
此外,覆蓋率變化比較大的底質類型主要是岩石(綠線)和藻類(黃線),在2019年4月可見到藻類覆蓋率突然上升情形,藻類大量增生,導致岩石底質的比例下降,此變化趨勢在5米和10米深度呈現一致,但變化幅度略有不同,而後續觀察岩石及藻類的覆蓋率,復又回到2019年以前的平均水準,顯示2019年4月的變化可能為單一事件所致。而在今年4月,岩石及藻類的覆蓋率則同樣呈現上升,推測應是硬珊瑚覆蓋率下降,因而空出更多底質。
指標性魚類族群歷年數據顯示,10米深度的蝶魚族群密度略高於5米深度,初步推測,5米深度的蝶魚族群因深度較淺或距離岸邊較近,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潮汐、波浪、人為活動等)。然而,蝶魚族群與珊瑚礁健康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否受其他影響潛水調查的諸多外部因素(包括風浪、能見度及進行休閒潛水人數等)之影響,仍需累積多年數據,較能推測影響族群消長的可能因素。而除了蝶魚以外,其他指標性魚類的族群密度相對來說都相當低,故不易於觀察趨勢。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族群歷年調查結果顯示,10米深度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明顯低於5米深度,但不同深度之間的族群密度變化趨勢呈現同步的情形,歷年高峰值皆出現在2017年,但為不同月份,10米深度2017年4月出現最大值為24隻/100 m2,5米深度的巔峰則出現於11月,為90隻/100 m2。值得注意的是5米深度的魔鬼海膽族群在2019年11月記錄到有紀錄期間的低峰,每100平方公尺僅有11隻,至2020年4月呈現觸底反彈的趨勢,為每100平方公尺22.5隻。10米深度的歷年變化曲線則是2020年4月呈現最低點,每100平方公尺有1.75隻。
*合作單位
特別感謝墾丁陽光潛水籌備本梯活動,並支持氣瓶等潛水相關費用。
※更多2020墾丁合界秋季珊瑚礁體檢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