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94089437_b228201af0_b

2020 墾丁合界秋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黃靖雲
  • 日期 2021.03.08
南國墾丁的夏季高溫在時序邁入11月之後終於逐漸緩和,雖然氣溫仍可超過攝氏30度,但水溫已從攝氏30-31度下降至27-28度。今年夏天以來的氣候異常使得颱風稀缺,降雨也少,海水缺乏擾動的結果是水溫持續居高不下,珊瑚長時間處於熱緊迫的狀態之中,不只是墾丁,台灣各地海岸都傳出珊瑚發生大白化的災情,中央研究院由陳昭倫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長年關注台灣的珊瑚礁生態,此番四處奔波為這一波珊瑚大白化留下詳實紀錄(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 Taiwan Coral Bleaching Observation Network)。而環境資訊協會也於九月時來到合界紀錄珊瑚白化的實況,當時合界約有55%的珊瑚群體發生白化,時至今次合界秋季珊瑚礁體檢,志工們憂心忡忡地齊聚一堂,希望可以看到珊瑚從白化中恢復的曙光。

調查成果

調查日期:2020/11/21
調查樣點:合界
天氣:晴朗
水溫:27度
能見度:10-12米

此次調查記錄到合界覆蓋率最高的底質類型為岩石,在深度5米和10米穿越線的覆蓋率分別為47.5%和40%;其次為硬珊瑚,覆蓋率分別為33.13%和39.38%;排名第三的則是藻類,覆蓋率13.13%和11.88%。整體而言,合界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加軟珊瑚)在5米深度有35%,在10米深度有43.13%,皆屬於國際標準「一般」等級(活珊瑚覆蓋率介於25-50%之間)。

 

在指標性魚類調查記錄最多的類別為蝶魚,在5米深度的族群密度為4.75隻/100m2,在10米深度則為11隻/100m2。鸚哥魚也有少量被記錄到(5米:0.25隻/100m2;10米:0.25隻/100m2),其他魚類的部分則只有在10米深度有零星的石鱸(0.25隻/100m2)和笛鯛(0.5隻/100m2)。另外在10米深度的調查過程中也目擊到1隻海龜。

 

在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族群調查,深度5米穿越線記錄到每100平方公尺有18隻魔鬼海膽、0.5隻清潔蝦和1.25隻硨磲貝,在深度10米則只有記錄到每100平方公尺3.25隻魔鬼海膽和2隻硨磲貝。

 

歷年分析

回顧從2016年以來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到合界的硬珊瑚覆蓋率(淺藍線)從2017年到2020年四月之間,不論是5米或10米深度都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尤其10米深度的活珊瑚覆蓋率更是維持在50%以上的國際標準「優良」等級。但在今年珊瑚大白化事件發生之後,不論是5米或10米深度的硬珊瑚覆蓋率(淺藍線)都在2020年9月至11月之間出現一波陡降,與岩石覆蓋率(綠線)發生死亡交叉,硬珊瑚死亡之後騰出的空間主要由岩石(綠線)和藻類(黃線)補上。合界5米深度的硬珊瑚覆蓋率從53.75%下降到33.13%,10米深度則是從66.25%下降至39.38%,跌幅均在20-30%之間,死傷相當慘重,10米深度的活珊瑚覆蓋率等級更從過去四年維持的「優良」掉至「一般」,相較於5米深度可能失去更多的硬珊瑚群體

圖:因白化而死亡的大片硬珊瑚/ 黃靖雲攝

九月時環境資訊協會水下調查員以實際計算穿越線範圍內珊瑚群體數量的方式,記錄到合界不論在5米或10米深度,都有約55%的珊瑚群體出現白化情形。另外以樣點截取法(point intercept method)記錄到5米深度有56%的珊瑚群體白化,在10米深度更達到72%。而在今次珊瑚礁體檢(11月),水下調查員僅操作樣點擷取法,分別記錄到5米和10米深度有19%和36%的珊瑚群體出現白化。綜合考量前段所述的硬珊瑚覆蓋率下降比例(20-30%),推測5米深度的珊瑚族群在經歷一波慘烈的傷亡之後,目前已有逐漸從白化狀態中緩解的趨勢,而10米深度的珊瑚族群除了呈現明顯的死亡,隨處可見大片珊瑚骨骼,藻類附生其上,餘下還活著的珊瑚群體們也依然處於白化的狀態,常見白化至發出螢光的珊瑚群體,顏色鮮豔地令人心驚。

 
圖:仍處於白化狀態的硬珊瑚/ 黃靖雲攝
左圖:白化的海葵與小丑魚/ 黃靖雲攝
右圖:仍處於白化狀態且發出不同螢光色的硬珊瑚/ 黃靖雲攝

 

在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族群的部分,族群密度較大的蝶魚在本次調查中呈現微幅下降(與2020年四月春季調查時相比),但還在過去歷史區間範圍內。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則算是持平,2020年春季調查時預期族群密度會緩步上升的現象並沒有發生,是否可能是受到今年氣候異常或是珊瑚白化的影響?又或是有其他因素也未可知,但今次調查記錄到上升的藻類覆蓋率可能營造出適合海膽發展的環境。而這一波珊瑚大白化對棲息其間的生物族群乃至於整個生態系會造成多大影響,餘波又會盪漾多久,都需要持續地調查監測才可能明白。

 

2020年,不只對人類來說是異常艱辛的一年,珊瑚也不好過,礁盤上斑斕的亮白與螢光是珊瑚努力生存的證明,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珊瑚失去共生藻而白化之後,因為沒有共生藻能夠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強烈的日照光線會直接穿透透明的珊瑚組織,在珊瑚組織和骨骼之間四處反射和散射,這些光線因其能量無法被有效吸收,會對珊瑚組織造成光傷害。而珊瑚發出螢光則屬於一種保護機制,珊瑚藉由調節合成不同種類的螢光蛋白,吸收不同波長的光線,減少受到的光傷害等級。2020年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1],珊瑚發出螢光的時機點常常是在白化發生之後而水溫回到正常範圍的17-25天之內,且多半在發出螢光之後沒多久就有共生藻回到珊瑚體內並有顯著增生的現象,顯示發出螢光可能是有利共生藻回復的條件之一,或許可作為珊瑚即將從白化中恢復的判斷指標,但後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佐證。

目前被記錄到會發出螢光的珊瑚族群主要為軸孔珊瑚(Acropora)、表孔珊瑚(Montipora)、微孔珊瑚(Porites)和鹿角珊瑚(Pocillopora),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有能力做出類似的反應,不同種類珊瑚對於異常氣候的適應及調節能力各有差異,一次珊瑚大白化對整個生態系帶來的改變仍然是相當巨大而深遠,如何延緩氣候異常的快速變遷並保留棲地給珊瑚還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

 

[1] 延伸閱讀:Coral reefs that glow bright neon during bleaching offer hope for recovery – new study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ral-reefs-that-glow-bright-neon-during-bleaching-offer-hope-for-recovery-new-study-139048

 

*合作單位

特別感謝墾丁陽光潛水籌備本梯活動,並支持氣瓶等潛水相關費用。

※更多2020墾丁合界秋季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更多文章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4-07-29
2023年龍洞1.5號第二次珊瑚礁體檢於9月17日辦理,可與同年6月底之體檢結...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本次調查因合界浪況不佳,調查團隊僅能見機行事,於風浪較小的時機下水,分兩天完成...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位於墾丁樣點合界,由陽光潛水自2016年起認養,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