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52281376_0e1ceee3c8_b

2020小琉球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湯谷明
  • 日期 2021.03.08
小琉球珊瑚礁體檢自2014年便由小琉球海洋志工隊認養,今年除了資深志工外,還有11名新血加入,不少人是從國外歸來,在這裡首次接觸到珊瑚礁體檢。除了調查志工投入自己的勞力協助調查,在地業者探索拉美亦藉由贊助一日的船潛用船隻對海洋保育做出實際行動。

 

調查結果

調查日期:2020/10/28
調查樣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天氣:多雲
水溫:27-28度
能見度: 10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覆蓋率為3.75-26.9%,美人洞5米處最高,厚石裙礁10米及漁埕尾5米最低,都只有3.75%。以國際標準分級,僅有美人洞5米屬於「一般」(活珊瑚覆蓋率25-50%)等級,其他都屬於「不佳」(活珊瑚覆蓋率<25%)。

自2016強颱莫蘭蒂侵襲前,2015年的調查顯示,厚石群礁5米及10米處活珊瑚覆蓋度分別為63.75%及39.375%,漁埕尾10米處也有13.75%。2016年11月的調查顯示颱風對這三處的珊瑚造成極大損害(2016小琉球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自此活珊瑚覆蓋率一直偏低。而今年度厚石群礁5米處的活珊瑚覆蓋率從去年的3.125%提升至18.75%,因珊瑚生長速度較為緩慢,故可能是因為底質分佈不均勻,是否真是當地珊瑚礁正在復原的結果,仍需持續關注才得以確認。

今年台灣海水溫度普遍較高,各處海域都傳出珊瑚大規模白化的現象。此次也記錄到美人洞5米及10米處分別有23.26%及16.67%的硬珊瑚白化,漁埕尾10米處有42.85%的軟珊瑚白化,對於正在從莫蘭蒂颱風復原中的珊瑚礁生態無疑是雪上加霜。而小琉球的珊瑚能否從這幾次的環境衝擊中復原,需透過持續的定期監測以追蹤了解。

指標性魚類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是0.5-17隻/100m2,最高是美人洞5米,最低是漁埕尾5米。鸚哥魚則是在美人洞及漁埕尾10米都有記錄,族群密度為0.25-2.75隻/100m2,最高是美人洞5米。厚石裙礁及漁埕尾5米,還有美人洞都記錄到少量的笛鯛,族群密度為0.25-1隻/100m2。其他還零星記錄石鱸及裸胸鯙。

美人洞是三個地點中記錄到最多魚種的地點,而硬珊瑚覆蓋率也是三個地點中最高的,可能係因珊瑚能提供較多覓食及躲藏空間,因此記錄到蝶魚、石鱸、笛鯛、鸚哥魚及裸胸鯙,且族群密度亦較其他地點高。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三個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其中厚石裙礁10米處的族群密度相當高,為42.5隻/100m2,去(2019)年該處族群密度66.5隻/100 m2也是高居三處之冠;此處魔鬼海膽數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可能係因當地生態缺乏其天敵或是食物來源(例如:藻類)較多。其他地點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則介於4.25-9.5隻/100m2,最低是美人洞5米處。

美人洞5米及漁埕尾皆記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介於0.25-1隻/100 m2,且個體長度皆小於20公分。硨磲貝族群密度以漁埕尾5米處最高,該處也記錄到龍蝦,族群密度0.25隻/100 m2。美人洞5米記錄到清潔蝦,族群密度1隻/100 m2。調查過程中時常能目擊到海龜,雖然在於珊瑚礁體檢調查法中中被列為「罕見」動物,然而在暱稱「龜島」的小琉球卻屬於「常見」生物。

一張含有 文字, 室內, 裝飾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更多2020小琉球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更多文章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調查報告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2023-12-28
2023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原訂在5月下旬,受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延至八月下旬辦...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3-12-23
今年秋季墾丁後壁湖(花園)珊瑚礁體檢,環資與認養潛店「CTDiver」合作舉辦...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調查報告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2023-12-01
今年春季時,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培訓了8位生態潛水員,於秋季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