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苧麻

  • 作者 何京翰
  • 日期 2018.05.25

中文名

青苧麻

別名

山苧麻、山地麻根、野苧麻、白山麻

科名

蕁麻科 苧麻屬

學名

Boehmeria nivea var. tenacissima

分佈

廣泛分布於中國及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各國。

生態

於中海拔以下山區、平野、河床附近的開闊地容易發現,生命力強健的植物。

特徵

  1. 多年生草本狀灌木,植株向上直立生長。
  2. 葉互生,此屬其他物種為對生。
  3. 葉片長6~12公分,寬4~8公分,卵形,邊緣為鋸齒狀,葉背密布白色絨毛,觸感粗糙,有三條主脈。
  4. 花期為5~7月,單性花。雌花為淡綠色花瓣,雄花則是黃白色,兩者皆為四枚花瓣。小花數簇生成球形,排成圓錐花序。
  5. 果實為扁圓形瘦果,被毛。

補充

首圖來源:flickr_認識植物-青苧麻(CC BY-NC-ND 2.0)。

沒有香豔的花朵,亦無甜美的鮮果,以樸實無華的外表,融入綠意盎然的山林小徑之中,卻是古早人展現生活智慧的巧妙素材,這就是今天要向各位介紹的自然谷明星──青苧麻。

開花的青苧麻。來源:flickr_天問 小窩(CC BY-SA 2.0)。

我對於青苧麻的首次認識,來自於一位參加導覽活動的媽媽。當時,她指著翠綠的葉子,熱情地解釋這種植物是用於草仔粿的材料,是童年回憶的一部份,但並不曉得它的名字。有了關鍵字「草仔粿」,便可將搜尋範圍縮小,逐一檢視可能的物種後,便得知其芳名為「青苧麻」。

葉背呈反差明顯的白色。來源:flickr_Shih-Shiuan Kao(CC BY-SA 2.0)。

對於許多過去的民眾來說,青苧麻是一種唾手可得的天然資源,它的生命力強勁,廣泛分布於淺山地區及平野,且採集便利。將其葉片搗碎後的汁液,可添加於料理中,增添獨特風味,嫩葉亦可直接食用;堅韌的植物纖維,則可用做紡織,基底色淺,更利於之後的染色加工,在工業紡織興起前,是一種常見的纖維來源。此外,養蠶者若是無法取得桑葉的時候,青苧麻的嫩葉可作為暫時的替代品。中草藥的應用方面,青苧麻的根部有消炎、解熱之功效,並可作為外傷敷料。由此可知,青苧麻的應用層面廣泛,是一種貼近人類生活的植物。

事實上,青苧麻(Boehmeria nivea var. tenacissima)其實是苧麻(Boehmeria nivea)在野外的變種,兩者在外型上極為相似,可由葉背的絨毛密集程度作區分。苧麻引進台灣的確切時間現已不可考,但清朝康熙年間(一六八五年)寫成的《台灣府志》已有載錄:「土民所種,可織暑布」,可見原住民栽植的歷史悠久,且已被視為經濟作物。苧麻的紡織工藝並非台灣所獨創,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地,苧麻紡織早已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目前,中國已將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亦將其納入「韓國無形文化資產」之內,並於忠清南道舒川郡韓山面,每年舉辦韓山苧麻文化節。

苧麻製成的紡織線。來源:flickr_apinkleaf(CC BY-NC-ND 2.0)。

雖然(青)苧麻的織品具有容易染色、透氣清涼的特性,又可以作為食材。仍不敵石化工業所生產的人造纖維,以及文化流失所造成之衝擊,昔日榮光已不復見。目前僅用作原住民族於儀式衣物的織造,平日難得一「件」。現代化生活也使得傳統糕點的製作受到影響,製作過程繁複、食用的人數不如以往、選用更容易取得的材料,甚至是徒具形式的製作方法(食用色素),都會使這種天然素材淡出人類的生活文化。如何避免傳統文化的消失,或許是我們這幾代人必須正視的問題。

草仔粿的製作。來源:flickr_Chyn(CC BY-NC-ND 2.0)。

 

小知識

草仔粿

草仔粿墨綠的外皮,來自於植物打碎後的汁液,可使用的植物除了青苧麻以外,最常見的素材為鼠麴草及艾草。另外,還能利用大葉田香草、桑葉、香蘭葉、雞屎藤等植物,各有其獨特之風味。內餡則有甜、鹹之分,常見的口味是碎肉佐蘿蔔絲,以及甜豆沙餡。過去是祭祖必備之供品,現在則是市場內常見的零食小點。

贊助

本文由行政院環保署補助刊登。感謝 喬義司資訊有限公司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建設,在此介紹自然谷可愛的居民們,傳遞珍愛、尊重生命的訊息,給動植物們一個完整的家,許萬物一個生生不息的未來。

參考資料

網站 認識植物-青苧麻
網站 認識植物-苧麻
網站 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
網站 臺灣民俗植物-苧麻
網站 老衲的野菜食譜兼圖鑑
網站 青苧麻與青苧蔴蛋糕
網站 鼠麴粿食譜

影片 【草仔粿(艾草粿)】如何做簡單的阿嬤料理

書籍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張憲昌。晨星出版。
書籍 福爾摩沙植物記。潘富俊。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