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網路上曾流傳一個趣聞,有人在南崁溪看見企鵝,驚訝位處亞熱帶的台灣竟也有看見野生企鵝的一天!那位民眾因此向警局報案,員警到場後看見一隻黑頭白肚子的鳥站在溪邊,原來是一隻夜鷺,也因此在台灣的網路界也鷺有了一個趣味的別稱:南崁溪企鵝。在查找文章資料時也意外發現,有網友發現日本某動物園的企鵝館還真的出現夜鷺的蹤跡,並且出現不只一次,疑似是在放飯時間才混進來,讓人不禁莞爾,原來夜鷺也覺得自己長得像企鵝呢!
夜鷺喜愛在夜晚或清晨黃昏時行動,因此台語常以暗光鳥形容半夜不睡覺,或熬夜至清晨的人們。除了夜間活動的特性外,宜蘭人也觀察到其生活型態與天氣間,有著奇妙的經驗法則,當地俗諺「暗公吼上山,笠仔棕簑著來幔;暗公吼落海,笠仔棕簑著來解」,意思是說,當看見夜鷺往山上飛,表示即將有雨,斗笠蓑衣要趕緊拿出來披在身上;反之若夜鷺往海邊飛去,則天氣好轉,可以將斗笠蓑衣脫掉。雖然夜鷺在夜間活動,但由於生活環境與人類接近,因此仍可以發現不少以夜鷺為觀察對象的俗諺。
由於網路上的軼聞,讓許多人覺得夜鷺好像呆呆的,但其實牠很懂得用最少的成本獲取食物:夜鷺的主要捕食水中的魚、蝦,也有學者在其食團當中發現兩生類或無脊椎動物。牠常站在溪流或水塘中較淺的區域定點狩獵,雖然獲取食物的速度較慢,但也因此消耗較少熱量。除此之外,牠也會選擇食物豐富的地方「蹲點」,像是養殖魚塭或屠宰場(可能還有動物園的企鵝館),甚至撿拾地上掉落的野果投入水中吸引魚群。因為經常在養殖場捕食,也造成漁民不少經濟損失,尤其以鰻魚池、蝦池及泥鰍池最為嚴重。
夜鷺的繁殖期為2-8月,繁殖期的夜鷺會與小白鷺、黃頭鷺等其他鷺科鳥類共用營巢(heronry),導致形成非常吵雜的鷺鷥林,而夜間活動的夜鷺也與白天活動的白鷺相反,形成彼此換班守營的有趣現象。社區型的巢營能提高每個巢當中的幼鳥存活率,由於有數量較龐大的親鳥警戒及保護,大多不易遇到猛禽襲擊,親鳥也較能放心的外出覓食、找巢材。鷺鷥營巢在過去台灣鄉村是常見的景觀,其實早期的農民是非常喜愛鷺鷥林的,認為這是吉利的象徵。以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些鳥類可以混居於一處,表示該處的物種豐富度(species richness)足夠,若當中出現以兩生類為食的黃頭鷺鷥,更表示該處環境未有嚴重汙染。但隨著土地不斷被開發,這種過去常見的景色正逐漸消失。
因應棲地的減少、消失,不少野生物開始適應都市生活,之前找樹洞為巢的領角鴞在大樓的抽油煙機風管築巢;水鹿、黑熊跑到田邊被人發現;獼猴們開始懂得進入民宅。更不用說在都市公園裡,黑冠麻鷺、夜鷺、赤腹松鼠等生物大量增加,這些野生物因為人類的開發被迫適應環境,學著在吵雜的都市中用視覺取代聽覺,或是提高音頻以利溝通,但路殺、窗殺層出不窮,甚至也有過釣客將釣竿放在埤塘就離開,回來後魚鉤上不只勾住一隻魚,還勾住想吃這隻魚的夜鷺。開發已成事實,但如何在都市中設計出更友善生物的環境,也許是人類未來的大課題,因為人類永遠不可能將其他生物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