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都希氏赤蛙

  • 作者 郭貴嵐
  • 日期 2016.11.28

中文名

拉都希氏赤蛙

別名

闊褶蛙

科名

赤蛙科

學名

Hylarana latouchii

分佈

廣泛分布於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香港、台灣。全台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皆可見到。

生態

全年皆可繁殖,繁殖季節經常可見數十隻聚集鳴叫求偶。

特徵

  1. 體長雄蛙4-5cm雌蛙5-6cm。
  2. 體色略帶紅棕色,背部粗糙且兩側有粗大明顯的側褶,側褶下方有黑條紋。
  3. 上唇白色,口角後的兩團白色頷腺顯著。
  4. 皮膚粗糙具許多小顆粒,小顆粒上有小白刺。
  5. 腹部光滑淡黃色,腹側有不規則黑斑。
  6. 雄蛙下臂粗壯。
  7. 後肢有黑色橫紋。

補充

-

「拉都希氏」這個繞口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英國學者John David Digues La Touche,雖然最初命名的標本是採集自中國福建,不過La Touche本人第一次來到台灣時,曾經在大武山的山腳遇見這隻以他為名的青蛙。許多人初次聽到牠的名字時會愣一下「嗄?什麼氏?」由於牠們的叫聲就像細細的拉肚子聲,因此我們導覽時總會跟大家介紹:牠就是「拉肚子吃西瓜」。(但實際上腹瀉的時候,吃西瓜可能會讓病情更嚴重呀!)

拉都希氏赤蛙屬於中型蛙,體長約4-6公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背上那兩條突起來的側褶,就像多疊了一層皮在那裡,其實腹斑蛙跟貢德氏赤蛙也有這個特徵,但相較之下牠們的背側褶比較細,外型上也有些許的差異:如貢德氏赤蛙鼓膜有鑲邊,拉都希氏赤蛙則沒有;腹斑蛙具有一條淡淡的背中線而拉都希氏赤蛙沒有。拉都希氏赤蛙因有具辨識度高的粗厚背側褶,加上分布廣泛、適應力強對棲息環境比較不挑剔,水田、池塘、水溝、甚至是路邊的積水……等各種靜止跟流動的水域環境都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身影,因此可說是觀察者入門蛙種,而他也是我剛開始接觸野外所認識的第一隻青蛙。

比起其它蛙類求偶時的大鳴大放,拉都希氏赤蛙顯得內歛許多,聲音細細的、小小的,連體型小他許多的小雨蛙叫聲都是他們的好幾倍。這不禁讓人擔心他們的女朋友會不會聽不到這樣微弱的叫喚。但俗話說的好「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只有內鳴囊的拉都希氏赤蛙叫聲雖然不比具有外鳴囊的青蛙大,但他們就像說好似的在要交配時都會集體出現,這感覺好像參加相親大會一樣,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就曾在浴缸大小的水池中發現30多隻青蛙的壯觀場面。仔細想想,青蛙間的距離縮短了,自然就不用賣力的嘶吼歌唱,也可以減少被天敵發現的危險。

(圖片來源:flicker,擁有者Dada’s life,CC BY-NC-ND 2.0)

天氣轉涼之後,許多動物紛紛躲起來,連要叫聲都不太容易聽到,這時候拉都希氏赤蛙還是經常在外面趴趴走,雖說牠們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春、秋季,但除非過於寒冷或炎熱的極端天氣,牠們幾乎整年都可以繁殖,此時常常可以看到好幾十隻聚集在一起的壯觀場面。木屋教室的後面的水池經常能聽到牠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著,這裡是拉都希氏赤蛙的大本營,在直徑約三公尺的水面上,隨便就可以數超過15隻。雄蛙的前臂肌肉特別發達,比上肢還要粗壯許多,這是為了可以緊緊抱住身形比自己還大的雌蛙。在競爭激烈的情場,為了把握住每個繁衍後代的機會,經常發生抱錯對象的糗事:抱到另外一隻同樣在挑老婆的雄蛙、不同種類的蛙、甚至是屍體……有時候一隻青蛙抱上了另一隻,附近的情敵們也會撲上來不分青紅皂白的跟著抱緊!不過愛得太熱烈,有時候還會因為抱得太緊而將對方不小心勒死。

(圖片來源:flicker,擁有者Skink Chen,CC BY-NC-ND 2.0)

小知識

變態的青蛙王子

有些動物的發育過程中,小時候跟長大後的外表型態、生理功能,以及行為的轉變很大,這個過程稱為變態(Metamorphosis)。現在四隻腳的動物當中,只有兩棲類有這樣的現象。從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會先長出後肢,之後才慢慢伸出前肢,同時呼吸方式也逐漸由鰓改成透過肺及皮膚。在這個時候,原本的蝌蚪小尾巴會慢慢萎縮消失,而分解的養分可以補充小蛙的營養。

贊助

參考資料

網站 台灣地區兩棲類物種描述資料
網站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書籍 賞蛙呱呱叫。楊懿如。聯經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