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查因合界浪況不佳,調查團隊僅能見機行事,於風浪較小的時機下水,分兩天完成5米和10米深度的調查。此次調查團隊有三位新血加入,雖然是珊瑚礁體檢新手,但都是潛水經驗相當豐富的資深潛水員,水下觀察一下就上手,順利完成調查任務。
前次春季調查時,志工記錄到歷年來最低的硬珊瑚覆蓋率,在本次秋季調查時有所回升,且在較深的10米礁盤記錄到數量高於往年的指標性魚類,但5米礁盤的魔鬼海膽數量卻寫下歷年最低紀錄。現在,聖嬰現象正持續在太平洋東岸發威,科學家預期2024年又將是一個暖年,珊瑚礁會面臨什麼情況,會如何變化,就讓我們持續關注。
體檢成果
調查地點:墾丁合界
調查時間:2023年11月11日 ~ 2023年11月12日
水溫:27ºC ~ 28ºC
天氣:晴朗
調查深度:5米及10米
能見度:10 – 12米
本次調查顯示,合界底質覆蓋率最高的類型為岩石,於水深5米處及10米處的覆蓋率分別為54%和52%;其次為硬珊瑚,覆蓋率分別為39%、43%;其他底質類別的覆蓋率皆低於5%。
5米處及10米處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加總)分別為40%、45%,依照國際珊瑚礁體檢為「一般」等級(25~50%)。
藻類覆蓋率於春季調查時覆蓋率高於20%,此次調查已驟降至5%以下,顯示藻類覆蓋率係因季節有所消長。
指標性魚類部分,個體數最多為蝶魚,5米處族群密度為8.25隻/100m2,在10米深度則為22.75隻/100m2;鸚哥魚在5米處未有記錄,在10米處則有2.5隻/100m2;其他還有記錄到石鱸(5米:0.5隻/100m2,10米:1.25隻/100m2)和笛鯛(5米:0.75隻/100m2,10米:1.5隻/100m2);5米穿越線有裸胸鯙0.25隻/100m2。此外,不論於5米處或10米處的調查過程中,都目擊到2隻海龜,在穿越線附近自在活動,不太怕人。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深度5米處有魔鬼海膽1.75隻/100m2、清潔蝦1.25隻/100m2、硨磲貝3隻/100m2;10米處則只有記錄到魔鬼海膽3.25隻/100m2,清潔蝦2.25隻/100m2、硨磲貝1.5隻/100m2。
歷年回顧
回顧歷年調查數據,在2020年發生珊瑚白化之後,合界的硬珊瑚覆蓋率(淺藍線)持續偏低,前後差異在10米處尤其明顯,直到2023年春季時記錄到歷來最低的硬珊瑚覆蓋率(27%),至本次秋季調查有所回升(5米處39%,10米處43%)。然而珊瑚成長速度有限,因此可能是珊瑚於礁盤分布不均所致,仍需持續監測以了解珊瑚族群是否復原。
指標性魚類族群歷年來在5米礁盤大致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在10米礁盤記錄到的指標性魚類數量較往年多,除了常見的蝶魚(22.75隻/100m2)和鸚哥魚(2.5隻/100m2)之外,石鱸(1.25隻/100m2)和笛鯛(1.5隻/100m2)的數量也有增加。
至於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族群變化,本次調查記錄到棲息於5米處的魔鬼海膽數量比往年都低,在2017-2018年間經歷一波族群密度高峰後,2019-2023年春季數量在8-22隻/100m2之間,秋季卻僅有1.75隻/100m2。10米處的無脊椎動物族群與5米處相比較為穩定。
整體而言,合界在2023年春季記錄到歷來最低的硬珊瑚覆蓋率後,秋季有所恢復,且指標性魚類數量似有增多,狀況看起來還不錯!然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於2023年底提出了警訊,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身在台灣或許感覺不太明顯,不過高溫在許多海域造成大量珊瑚死亡,且NOAA也在2023年十月宣布聖嬰現象開始,預期強度將為中等至強級,且將持續至2024年四月,累積的熱能可能再破高溫紀錄。雖然聖嬰現象對各地區造成的影響不等,也不一定相對應,更不是唯一驅動全球或區域氣候模式的因素,但2024年將是值得密切關注環境變化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