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2)年因持續受疫情影響,基翬珊瑚礁體檢未公開招募潛水志工,由生態潛水員及資深志工組成的「超菁英」團隊,雖然受到低氣壓外圍環流湧浪的影響,且人力有限,仍順利完成調查。因受限於海底地形與珊瑚礁分布狀況,分別於3-5米及6-8米設置穿越線。
體檢成果
調查日期:2020/8/23
調查地點:台東基翬
天氣:晴
水溫:3-5米—30.4℃
6-8米—29.2℃
深度:3-5米、6-8米
能見度:8米
調查結果顯示,基翬3-5米與6-8米處的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總和)覆蓋率分別為37.5%與41.875%,屬於國際標準的「一般」等級(25-50%),主要由硬珊瑚組成。其他生物類底質還有藻類,覆蓋率介於8.75-10%。此外,本次調查發現不少珊瑚群體有白化現象,且3-5米處較6-8米處嚴重,推測應是受7、8月連續高溫影響。
非生物底質類別中,泥沙覆蓋率最高,3-5米與6-8米處分別為37.5%與42.5%。若排除泥沙不入排名,3-5米處非生物類底質以岩石為主,占23.125%,其次為沙,占21.25%;6-8米處以沙為主,岩石次之,分別為32.5%與10.625%。依據2條穿越線調查顯示,基翬地形主要為大型礁塊與沙地參雜,而泥沙多沉積在沙子上。
與歷年資料比較,3-5米處泥沙覆蓋率自2015年首次紀錄到,於2019年5月升至有記錄以來最高,為47.5%,同年11月降至15%以下,而於2021年回升至30%以上。6-8米處泥沙覆蓋率從2014年首次記錄後,歷年覆蓋率介於7.5-20.625%,去年驟升至47.5%,今年雖有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仍屬於偏高的狀態。雖於基翬持續觀察到泥沙問題,然而以長期趨勢來看,並未觀察到活珊瑚覆蓋率有下滑趨勢。
指標性魚類,2個深度穿越線都記錄到蝶魚與石鱸。蝶魚於3-5米處與6-8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每一百平方公尺米3隻與1隻。而2個深度的石鱸族群密度都是0.25隻/100m2。6-8米處還記錄到裸胸鯙,族群密度0.25隻/100m2。歷年記錄顯示,指標性魚類不論在種類或數量較台灣其他礁區為少,且時常可觀察到許多廢棄漁網、魚線,推測是長期受人為捕撈影響。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2個深度穿越線都記錄到魔鬼海膽與硨磲貝。魔鬼海膽在3-5米處與6-8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1隻與0.75隻/1隻。硨磲貝族群密度則介於0.75~1.25隻/100m2,大部分個體都小於10公分,與歷年調查結果一樣,僅記錄到這2種指標性無脊椎動物,且數量零星。
環境衝擊部分,3-5米處記錄到漁業與一般垃圾,6-8米處則僅記錄到一般垃圾,皆屬於輕微等級,相較往年紀錄,數量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