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成果
調查結果顯示,三個調查地點的底質組成主要以珊瑚為主,且以硬珊瑚為主,活珊瑚覆蓋率(即硬珊瑚和軟珊瑚之總和)介於63.8%-69.4%之間,依據國際標準,大於50%即屬於「優良」等級。除了珊瑚以外,其他生物類型底質之覆蓋率皆相當低。覆蓋率次高者,依據不同地點,分別為岩石或沙。
調查過程中,調查團隊於東嶼坪西側觀察到不少生長於礁體與沙地交接處的珊瑚,其珊瑚群體(colony)的邊緣處已經死亡,從骨骼磨損狀態研判,應是近期發生。其死亡原因極可能是沙地受到擾動而堆高,因而覆蓋到珊瑚上,時間一久即導致珊瑚死亡,然而沙地受到擾動的原因則不明。
指標性魚類部分,3個地點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100平方公尺4.5-5.75隻,以西嶼坪南側蝶魚的族群密度最高。除了蝶魚以外,其他的指標性魚類並不多,僅在東嶼坪東側記錄到石鱸,族群密度每100平方公尺僅0.25隻;東嶼坪西側則記錄到笛鯛,族群密度每100平方公尺僅1.5隻。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嶼坪南側調查過程中,很幸運地觀察到老鼠斑,然而因為已超出樣區範圍,故沒有列入紀錄。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3個調查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1-3.25隻,以西嶼坪南側的族群密度最高。此外,其他指標性無脊椎動物則僅有零星紀錄,例如:東嶼坪東側觀察到清潔蝦,西嶼坪南側記錄到硨磲貝及龍蝦,然而族群密度皆為每100平方公尺0.25隻。
歷年珊瑚礁體檢結果顯示,3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多年來大致維持一穩定趨勢。然而調查時觀察到不少珊瑚斷枝與碎片,推測與近年至南方四島進行浮潛或潛水等水域遊憩活動的遊客大幅增加、頻繁的人為活動有關。歷年調查亦顯示,3個調查地點的指標性魚類與無脊椎動物中,僅能常態性記錄到蝶魚與魔鬼海膽,其他指標性物種則是零星發現,表示該區域仍持續受到人為捕撈的影響。
以往可協助海水降溫的颱風今年遲遲未過境台灣,再加上許多環境因素,造成台灣周邊海水溫度居高不下,七月初首先於台灣南部海域傳出珊瑚白化的警訊。接下來一個月內,全台各地從北至南的珊瑚礁區陸續傳出珊瑚大規模白化的現象,包括澎湖南方四島中的東、西吉嶼。東、西嶼坪的珊瑚礁並非南方四島熱門潛水地點,目前尚未有相關通報紀錄。然而台灣各地陸續發生珊瑚大白化,東、西嶼坪的珊瑚能否逃過一劫,或是珊瑚白化是否將對此處的生態造成影響,有待未來持續觀察。
此次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特別感謝日日潛水、波賽頓海洋運動俱樂部及海洋途徑潛水派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