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成果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5米及10米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及軟珊瑚總計)分別為40%及45.625%。5米活珊瑚組成約一半為硬珊瑚、一半為軟珊瑚;10米則以硬珊瑚為優勢。以國際標準來說,皆屬於「一般」等級 (活珊瑚覆蓋率25~50%)。然而此次調查時,觀察到不少白化珊瑚。
台灣夏季時常有颱風過境,可擾動深層海水,使表層海水溫度不致於過高。然而今年因氣候異常,颱風僅在外圍通過,幾乎都沒有通過台灣,且海水溫度也較高,使得全台灣各地海域頻頻傳出珊瑚白化的新聞,位於南部的墾丁海域亦無法倖免於難。藉由珊瑚礁體檢調查法得出,5米處及10米處珊瑚族群白化比例分別為31.07%及5.91%,相較9月時白化比例43.26%及12.71%,白化比例已有下降。
而5米處觀察到新死珊瑚,其覆蓋率為1.25%,極可能係因白化而死亡。
其他生物類別的底質,則以藻類最多,5米及10米的覆蓋率分別為11.875%及6.25%。
其他非生物底質類型,5米處以岩石最高(24.375%),沙其次(20%),顯示底質為礁盤交雜沙底。10米處卻以沙為主(25%),岩石其次(16.25),顯示並非位於連續礁盤。
令人值得關注的部分還有泥沙,10米處覆蓋率為5.625%。泥沙因粒徑較小而容易懸浮在水中,因而使水質混濁。待沉降下來後,則會覆蓋在所有非生物及生物底質表面,數量多時可能造成珊瑚窒息或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目前泥沙覆蓋率還不至於太高,後續可持續觀察。
魚類部分,5米及10米穿越線皆有觀察到蝶魚、石鱸、笛鯛及大於30公分的石斑。蝶魚的族群密度介於6~7.75隻/100 m2;石鱸則是0.5~1.75隻/100 m2:笛鯛1.5~4.75隻/100 m2﹔大於30公分石斑則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0.5隻及0.25隻。除了笛鯛以外,其他觀察到的指標性魚類皆是5米處的數量大於10米的數量。此外10米處還觀察到鸚哥魚,但數量相當少。
由於後壁湖為墾丁國家公園所設立之保護區,因而能觀察到不少指標性魚類。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5米及10米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及硨磲貝。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為0.25~5.5隻/100 m2,5米處數量遠高於10米處,而5米處藻類覆蓋率也較10米處高,極可能是因魔鬼海膽有食物來源(藻類),因而數量較多。硨磲貝族群密度則為0.25~1隻/100 m2,同樣是5米處數量較多。
除前述物種外,其餘無脊椎動物皆無記錄到。有可能是因為後壁湖花園是軟珊瑚及硬珊瑚組成的珊瑚礁,海床又是岩石及沙交雜,提供無脊椎動物躲藏的空間並不多,因此記錄到的無脊椎動物數量也不多。
而因為後壁湖是墾丁熱門潛點之一,在此進行休閒潛水的潛水員相當多,5米及10米處皆觀察到珊瑚斷枝,極可能是休閒潛水員在踢動蛙鞋時所踢斷。5米的環境衝擊較為嚴重,「珊瑚損害」屬於「高級」。
此次調查因為珊瑚白化讓潛水志工不免心情低落,過程中卻幸運出現兩隻海龜相伴,著實令人振奮!
*合作單位
特別感謝墾丁CT diver籌備本梯活動,並支持氣瓶等潛水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