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97095458_212235dfc5_b

2020 墾丁後壁湖(花園)春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林育朱
  • 日期 2020.12.21
今年墾丁珊瑚礁體檢在當地潛店CT Diver協助下,招募8名志工,於此處海域新增1個調查點-後壁湖(花園)。

過往墾丁海域因當地潛店認養,因而開始在合界執行珊瑚礁體檢。今年除原本的調查,在CT Diver支持及認養之下,開始在後壁湖(花園)執行珊瑚礁體檢。這次調查團隊由CT Diver的志工們組成,雖然天氣炎熱,大家依舊興致勃勃,在經由2支氣瓶的調查體驗培訓後,才開始正式執行調查工作。未來CT Diver將持續每年執行兩次調查,新增了此處調查點,也讓台灣珊瑚礁體檢的全台監測網更加完備!

體檢成果

調查地點:墾丁後壁湖花園
調查時間:2020年5月30日
水溫:攝氏27-28度
天氣:晴天
調查深度:5米;10米
能見度:10米及7-8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5米及10米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及軟珊瑚加總)分別為55.6%及50%。5米的組成約一半為硬珊瑚、一半微軟珊瑚;而10米則以硬珊瑚為優勢。以國際標準來說,5米屬於「優良」等級(活珊瑚覆蓋率大於50%),10米則屬於「一般」(活珊瑚覆蓋率25~50%)。其他生物類別的底質,則以藻類最多,5米及10米的覆蓋率分別為7.5%及5.625%,以及「其他」,主要以仙掌藻為主。其他非生物底質類型,以岩石為主,5米及10米的覆蓋率分別為21.3%及21.25%;其次則為沙,覆蓋率介於6.3~11.875%,顯示此處的底質情形為礁盤交雜部分沙底。而令人值得關注的部分還有泥沙,5米及10米的覆蓋率分別為6.3%及5.625%。泥沙通常是因雨水等沖刷地表裸露表土,將其帶入海洋,待風平浪靜後泥沙就會沉降下來,覆蓋在所有非生物及生物底質表面,數量多時可能造成珊瑚窒息或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目前此處泥沙覆蓋率還不至於太高,後續可持續觀察。

魚類部分,5米及10米穿越線皆有觀察到蝶魚、笛鯛、鸚哥魚及<30公分的石斑。蝶魚的族群密度介於8.5~13隻/100 m2;笛鯛則皆是1.75隻/100 m2﹔鸚哥魚則介於0.25~4.25隻/100 m2;<30公分石斑則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5隻及3.25隻。除了笛鯛以外,其他觀察到的指標性魚類皆是5米處的數量大於10米的數量。此外2個深度的穿越線分別觀察到石鱸及>30公分的石斑,惟觀察到的數量都相當少。

由於後壁湖為墾丁國家公園中的保護區,觀察到的魚類種類較台灣其他地點豐富,但因為是墾丁海域熱門潛點,假日時從事休閒潛水的潛水員相當多,過多潛水員穿梭在穿越線旁或多或少影響魚類觀察及計算。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5米及10米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皆為每100平方公尺1.25隻。此外,2個深度還分別觀察到硨磲貝及棘冠海星。棘冠海星雖會啃食珊瑚,但能抑制優勢珊瑚物種,讓其他珊瑚有生長空間,促進珊瑚組成的多樣性,因此在數量少時並不會對當地珊瑚礁造成太大衝擊。

除前述物種外,其餘無脊椎動物皆無記錄到。有可能是因為後壁湖花園是軟珊瑚及硬珊瑚組成的珊瑚礁,此外底質為岩石及沙交雜,而提供無脊椎動物躲藏的空間並不多,因此記錄到的無脊椎動物數量也不多。

圖:礁盤上的棘冠海星/ 曾椲涵攝

因為在此進行休閒潛水的潛水員相當多,環境衝擊部分,5米觀察到不少珊瑚斷枝,極可能是休閒潛水員在踢動蛙鞋時所踢斷,「珊瑚損害」的等級屬於「高級」。

圖:觀察到斷肢的玫瑰珊瑚/ 謝宇新攝

 

※更多墾丁後壁湖(花園)春季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合作單位

特別感謝墾丁CT diver籌備本梯活動,並支持氣瓶等潛水相關費用。

更多文章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4-07-29
2023年龍洞1.5號第二次珊瑚礁體檢於9月17日辦理,可與同年6月底之體檢結...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本次調查因合界浪況不佳,調查團隊僅能見機行事,於風浪較小的時機下水,分兩天完成...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位於墾丁樣點合界,由陽光潛水自2016年起認養,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