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成果
調查日期:2020/4/18
調查樣點:合界
天氣:晴朗
水溫:26-27度
能見度:20-22米
由調查結果可見,合界底質覆蓋率佔比最高為硬珊瑚,在深度5米和10米穿越線的覆蓋率分別為43.13%和57.5%;其次為岩石,覆蓋率分別為38.75%和33.75%;藻類覆蓋率則分別為10.63%和6.25%。整體來說,合界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加軟珊瑚)在5米深度有48.75%,屬於“一般”等級(25-50%), 10米深度則達59.38%,為“優良”等級(50-75%)。
在指標性魚類調查,記錄最多的類別為蝶魚,在5米深度的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6.75隻, 10米深度則為12.25隻;5米深度還記錄到零星的鸚哥魚和裸胸鯙。此外於兩個深度的調查過程中,潛水志工皆於樣區內外記錄到屬於「罕見生物」的海龜。據陽光潛水鄭毓毅教練指出,海龜已成為合界潛水員常見嬌客,去年還見到小鯨鯊,讓眾志工們非常期待未來在調查時能有機會遇見。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族群調查結果顯示,5米穿越線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22.5隻,清潔蝦則為1.75隻清潔蝦/100 m2,硨磲貝為1.5隻/100 m2。10米穿越線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1.75隻魔鬼海膽,清潔蝦0.5隻/100 m2和硨磲貝0.75隻/100 m2。綜合調查過程的實地觀察及數據結果推測,10米樣區連續礁盤結構上少有溝壑或洞穴可提供魔鬼海膽躲藏,此外5米穿越線藻類覆蓋率也較高,魔鬼海膽以藻類為食,這些都可能是10米穿越線魔鬼海膽族群密度較少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在5米深度記錄到一隻梅花參,無脊椎動物調查員一眼就認出牠的獨特外型,是志工們自2016年參與合界珊瑚礁體檢調查以來之首次珍貴紀錄。
綜合2016年至今的調查數據來看,合界5米及10米深度之硬珊瑚覆蓋率(淺藍線)頗為穩定且具微幅上升的趨勢,顯示目前合界海域的珊瑚礁發展堪稱穩健。覆蓋率變化比較大的底質類型主要是岩石(綠線)和藻類(黃線),在2019年4月可見到藻類覆蓋率突然上升情形,藻類大量增生覆蓋岩石導致岩石底質的比例下降,此變化趨勢在5米和10米深度呈現一致,但變化幅度略有不同,所幸在後續兩次調查結果觀察岩石和藻類的覆蓋率,均回到2019年以前的平均水準,顯示2019年4月的變化可能為單一事件所致,後續可持續關注是否有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才能進一步探究成因。
指標性魚類族群歷年數據顯示,10米深度的蝶魚族群密度略高於5米深度,族群密度變化的趨勢曲線也呈現較為穩定的S形,在5米深度的蝶魚族群其密度變化曲線則有較多轉折。初步推測,5米深度的蝶魚族群因深度較淺或距離岸邊較近,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潮汐、波浪、人為活動等)。然而,蝶魚族群與珊瑚礁健康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否受其他影響潛水調查的諸多外部因素(包括風浪、能見度和潛水遊憩的人數…)之影響,仍需累積更多年的數據,才能推測影響族群消長的可能因素。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族群歷年調查結果顯示,10米深度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明顯低於5米深度,但不同深度之間的族群密度變化趨勢則堪稱同步,歷年高峰值皆出現在2017年,但為不同月份。10米深度於2017年4月出現最大值為24隻/100 m2,5米深度的巔峰則出現於11月,為90隻/100 m2。值得注意的是5米深度的魔鬼海膽族群在2019年11月記錄到歷史低峰,每100平方公尺僅有11隻,至2020年4月呈現觸底反彈的趨勢,為每100平方公尺22.5隻。10米深度的歷年變化曲線則是在本次調查(2020年4月)呈現最低點,每100平方公尺有1.75隻,未來是否回升,期待志工們持續參與長期監測調查,為我們揭曉答案。
*合作單位
特別感謝墾丁陽光潛水籌備本梯活動,並支持氣瓶等潛水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