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
調查樣點:東嶼坪西側、東嶼坪南側(七尺門)、西嶼坪南側
調查結果顯示,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加總)覆蓋率介於56.875%-72.5%,最低為西嶼坪南側,最高為東嶼坪西側,於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中,皆屬於「優良」等級。東嶼坪西側的的珊瑚組成以硬珊瑚為主,東嶼坪南側及西嶼坪南側則是以軟珊瑚為主。因海況因素,因此今年選擇了西嶼坪南側進行調查,這也是此地首次進行珊瑚礁體檢。
東嶼坪西側自2012年起開始調查,歷年數據顯示,從2016年後硬珊瑚覆蓋率增加許多,軟珊瑚則是下降許多。因東嶼坪西側並非連續分佈的礁盤,而是礁盤、沙溝或大石夾雜的地形,底質分布相當不均勻,近幾年因為在地潛店的協助下,尋找到適合調查且固定的地方設置穿越線,因此自2016年後底質組成無太大差異。
東嶼坪南側的歷年底質調查顯示,底質組成以軟珊瑚及岩石為主要。東嶼坪南側的底質也非均勻分佈的連續礁盤,而是夾雜著碎石或沙底,許多軟珊瑚即是生長在沙底上或附著生長在死亡多時的枝狀珊瑚上,硬珊瑚覆蓋率歷年來皆在20%以下,並非這裡的優勢組成。而今年軟珊瑚的比例顯著下降,2018年曾觀察到有些軟珊瑚的表面被藍綠藻附著,今年仍零星觀察到這樣的情形,是否因此導致軟珊瑚覆蓋率下降,值得持續關注。
指標性魚類部分顯示,三個地點皆有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0.5-8.25隻/每一百平方公尺,以東嶼坪西側為最高,最低為西嶼坪南側。其它指標性魚類還有觀察到石鱸、石斑、鸚哥魚等,以東嶼坪南側記錄到的物種數最多。
此外在東嶼坪南側及西嶼坪南側皆有記錄到的石斑,因珊瑚礁體檢僅記錄大於30公分的個體,而這樣大的石斑在全台其他調查地點皆難以觀察到,可能是因為這些地點位處偏遠,人跡罕至,因此較能躲過捕撈或漁獵威脅。
歷年紀錄顯示,東嶼坪西側每年皆會記錄到蝶魚,數量也是最多,最高紀錄為2018年的每一百平方公尺15隻,其次則最常記錄到鸚哥魚,但族群密度皆低於1隻/100 m2。其他魚種,包含笛鯛、老鼠斑、石斑及裸胸鯙則偶有紀錄。
蝶魚雖多為雜食性,但是特別喜歡吃食珊瑚蟲,可能東嶼坪西側高活珊瑚覆蓋率的棲地提供了牠們豐富的食源和躲藏地點,因此則能觀察到不少蝶魚。
而在東嶼坪南側部分,每年也皆有記錄到蝶魚,但數量並不如東嶼坪西側,2018年族群密度最高,為每100平方公尺6.5隻。其次最常記錄到鸚哥魚,其族群密度在2012年時為每一百平方公尺6.25隻,然而往後數年的族群數量則都2隻/100 m2以下。其它指標性魚類,包含笛鯛、石斑及裸胸鯙偶有零星記錄。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西嶼坪南側記錄到最多種類,包含魔鬼海膽、棘冠海星及硨磲貝,東嶼坪南側則記錄到魔鬼海膽及硨磲貝,東嶼坪西側則僅有記錄到龍蝦。東嶼坪南側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高達8.25隻/100 m2,而西嶼坪南側則僅有1隻/100 m2。此次較特別的是有紀錄到棘冠海星,族群密度為0.5隻/每平方公尺,在穿越線外也有目擊到。此外,在三個點皆有記錄到漁業垃圾,顯示可能還是有捕撈壓力存在,另外在兩個樣點有記錄到一般垃圾。
歷年數據顯示,東嶼坪西側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逐漸下降,直至2018、2019年則無記錄。其次最常記錄到的是硨磲貝,2015年族群密度最高,為1隻/100 m2。其他指標性物種僅有記錄到馬糞海膽及龍蝦。馬糞海膽曾在2013年記錄到,其族群密度為0.5隻/100 m2,此後皆沒有記錄到。
東嶼坪南側每年皆有記錄到的為魔鬼海膽及硨磲貝。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介於1-10.25隻/100 m2之間,數量變化相當大,2016年所記錄到的族群密度最高。而硨磲貝雖持續有記錄到,但數量都不高,族群密度介於0.25-0.5隻/100 m2。
大法螺吃食藍指海星(鄒蕙安攝)
※更多澎湖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來當守護珊瑚礁的潛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