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A logo

2018綠島珊瑚礁體檢成果

  • 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日期 2020.12.21
文/ 林育朱

今年的珊瑚礁體檢已於4月中展開,並於4月22-23日前往綠島進行調查,由14名潛水志工一起協助完成三個潛點的調查。此次調查團隊挑選柴口、石朗以及大白沙進行,調查發現活珊瑚覆蓋率在一般到優良之間,並且記錄到不少指標性魚類及不少魔鬼海膽個體。

體檢成果

調查日期:2018/04/23

調查樣點:柴口、石朗、大白沙

天氣:多雲

水溫:26-27

能見度:25 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26.9~65.6%之間,石朗10米處最低,柴口5米處最高,柴口5米及10米、大白沙10米的活珊瑚覆蓋率超過50%,屬於國際標準「優良」等級,其他穿越線則落在25~50%,屬於「一般」。

對比2016年時調查結果,調查地點也同樣是這三處,大白沙5米及10米、石朗10米的活珊瑚覆蓋率明顯下降許多(大白沙5米處由79.4%變為28.1%;大白沙10米處81.9%變58.8%;石朗10米處由58.8%變為26.9%),在與當地業者或教練討論後,推測可能因為2016年9月時莫蘭蒂颱風所致。

指標性魚類部分,則都有觀察到蝶魚,族群密度在每100平方公尺0.75~5.5隻,大白沙5米處最低,柴口10米處則最高。鸚哥魚僅有大白沙5米處沒有記錄到,族群密度在每100平方公尺0.5~5.25隻,最低是柴口5米,最高為石朗10米。其他則還有零星記錄到石鱸、笛鯛和裸胸鯙。柴口和石朗屬於保護區範圍,禁止採捕魚類,並且又是當地熱門的浮潛景點,常有餵食行為,因此吸引不少魚群聚集。

無脊椎動物部分,都有記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0.25~2隻,最低是柴口10米,最高是柴口5米。由於2014年起台東縣政府已經公告綠島全島沿岸潮間帶及自平均低潮線向外海延伸200公尺小於15公分的硨磲貝禁止採捕,因此近年來調查時多半都能觀察到硨磲貝。「柴口分區」、「石朗分區」及「龜灣分區」,則是任何大小的硨磲貝都禁止採捕,因此較能記錄到大於15公分的硨磲貝個體。

此外,魔鬼海膽的部分,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0.25~81隻,地點之間數量差距非常大,最低的是柴口,而石朗、大白沙都可記錄到數十隻。究竟魔鬼海膽是數量突然增多,抑或者是因為缺少了軟珊瑚的遮蔽,使志工更容易觀察到,由於缺乏2017年的調查數據,因此也只能持續觀察才能得知。其他無脊椎動物則還有零星觀察到清潔蝦、龍蝦、棘冠海星。

>> 新聞連結:時隔兩年體檢綠島珊瑚礁 仍見莫蘭蒂颱風侵襲效應

>> 更多綠島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特別感謝

藍莎潛水共同籌備本梯活動。

贊助單位

共同主辦

更多文章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4-07-29
2023年龍洞1.5號第二次珊瑚礁體檢於9月17日辦理,可與同年6月底之體檢結...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本次調查因合界浪況不佳,調查團隊僅能見機行事,於風浪較小的時機下水,分兩天完成...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位於墾丁樣點合界,由陽光潛水自2016年起認養,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