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早,台灣珊瑚礁體檢計劃行動志工前往東北角龍灣灣1.5號潛點進行首次調查。這次由亞潮潛水吐泡泡同學會的黃教練帶領調查,調查結果將成為該樣點重要的基準資料。
不料凌晨4點有載運氫氟酸的化學槽車在83.3公里處翻覆,只能單線通車,造成大多數的志工無法準時抵達樣點。幸好已有兩位資深志工提早抵達樣點臨時支援調查。不幸中之大幸,化學槽車內的氫氟酸也沒有外洩,未造成環境污染。
體檢成果
調查日期:2017/05/13
調查地點:龍洞灣 1.5 號
天氣:陰雨
水溫 21-22攝氏度
能見度 7-8公尺
龍洞1.5號的屬岩礁地形,深淺處底質都以岩石為主(>30%),活珊瑚覆蓋率不高,淺處達18.1%,深處則有 20%,屬「不佳」等級。然而志工在岩石上觀察到了很多新生珊瑚,這表示該地點尚有珊瑚蟲入添棲息,只要環境、水質維持良好,珊瑚礁是有潛力生長得更好的。可是,調查數據顯示深淺兩處的藻類偏高,淺處達42.5%, 深處達30%, 這可能是水溫漸漸轉暖,季節交換所造成的,需持續觀察。
調查顯示,龍洞1.5號的無脊椎類偏少,9種指標性物種當中, 有6種缺席。兩處都觀察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介於每100平方公尺5-5.75隻, 以及零星的馬糞海膽。兩種海膽都是礁上重要的藻食性物種。深處則觀察到清潔蝦,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1隻。
魚類調查顯示,龍洞1.5號的魚類密度偏低,9種指標性魚類當中,只有觀察到兩種的蹤跡。深淺處都觀察到蝶魚,深處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4.5隻,淺處則0.75隻。深處穿越線上也記錄到一隻石鱸,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0.25隻,也觀察到3隻小於30公分的小石斑,但是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訂下的統一流程不將小於30公分的石斑計算在內,因此不顯示在數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