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2017年澎湖東嶼坪珊瑚礁體檢志工(林育朱攝), 右:東吉桌型軸孔和枝狀軸孔(陳林裕拍攝)
今年澎湖東嶼坪珊瑚礁體檢於6月23舉辦,並於26日順利落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偕同11名志工完成東嶼坪的調查任務。
體檢成果
調查日期:2017/06/24
調查地點:東嶼坪西(北)側、南側七尺門及東側
天氣:晴
水溫:西側25度;南側26度;東側26度
能見度:西側20米;南側15-20米;東側10米
深度:5米
調查結果顯示,東嶼坪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在國際標準的「一般」到「優良」之間,也記錄到一些指標性魚類,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物種和數量則較為貧乏。
此次東嶼坪的調查地點分別位於島嶼西(北)側、南側七尺門及東側,活珊瑚覆蓋率介於41.25-73.125%之間,南側七尺門的覆蓋率幾近「特優」等級。西側和東側的活珊瑚是以硬珊瑚為主要組成,南側七尺門卻大多數是軟珊瑚組成。而今年東側的調查地點較往年偏北,是以巨石為主的底質,較不利於生物附著生長,是以和去年超過65%的活珊瑚覆蓋率有些落差。
指標性魚類的部分,三個調查點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100平方公尺1-11.5隻,最低在南側七尺門,最高是在西側的位置。其他則零星觀察到裸胸鯙、笛鯛和鸚哥魚。
而南側七尺門是屬於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內的「海域遊憩區」,根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規定,除了水域遊憩行為或有主管機關的同意外,禁止捕捉、垂釣、採撈及破壞海域動植物資源,然而魚類的數量和種類卻沒有較另外兩個調查地點多,極有可能是因為底質多是軟珊瑚組成,缺少複雜的立體空間可以躲藏,是以魚類多樣性或數量表現也沒有較為突出。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三個地點都有觀察到魔鬼海膽和硨磲貝,但是數量都不多,可能是珊瑚生長太過密集或是結構較為單一,因此也不利於這些生物的躲藏。
上:東嶼坪體檢觀察到硨磲貝(蕭伊真攝)
此次珊瑚體檢結合休閒潛水,帶領志工以不同角度領略南方四島的美麗,志工也前往極富盛名的東吉薰衣草花園、東西吉廊道及西吉城堡潛水。東、西吉嶼有國家公園警察隊常駐在此,是以執法較為確實,不僅有生長相當良好和茂密的珊瑚,還可看到數量驚人的烏尾鮗、銀紋笛鯛、石鱸、鸚哥魚、尖翅燕魚等,甚至還有龍王鯛在此出沒,次次都讓志工驚呼連連。
左:東西吉廊道成群烏尾鮗(陳林裕拍攝), 右:東西吉廊道的笛鯛群(蕭伊真攝)
島澳七七的船長葉生弘表示,以往他仰賴打魚維生,在南方四島成立海洋國家公園後,漸漸轉型發展潛水觀光及協助漁民外銷魚貨維生,如今在國家公園警察隊確實執法下,魚兒都回來了,甚至連珍稀的保育類龍王鯛都現蹤,讓南方四島在台灣潛水人中打開知名度,客源逐漸穩定,再也不需要打魚維生,直呼「誰說轉型不可能呢?」
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翁珍聖指出,南方四島先天環境好,適當的管理和保護下,將是澎湖海域最佳的種原庫,保護區的外溢效應可以適當補充漁業資源,也是發展浮潛或潛水等休閒活動的基礎,只是很可惜海管處因為人力和經費有限,雖然東西吉落實執法,東西嶼坪還是鞭長莫及,希望政府能夠多多投入執法資源,包含增加員額編制,以及添購警察隊需要的巡邏船隻。此外,東西吉廊道是重要的魚類迴游廊道,他呼籲政府將此處劃為禁魚區範圍。因為東西吉廊道平時流強且急,劃為禁魚區事實上對在地漁民的作業衝擊十分有限,與其所帶來的漁業資源復育、觀光資源提升及生態保育落實的效益相比,實有設置與即刻推動之必要。
>> 相關新聞報導:澎湖東嶼坪珊瑚礁體檢 業者自發參與護生態
2017年澎湖珊瑚礁體檢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台灣匯豐(商業)銀行贊助,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共同主辦,並由澎湖島澳七七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