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2023年到訪過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的夥伴,大概對導覽過程中介紹的「石駁坎」印象深刻吧。棲地中的駁坎有新有舊,甚至也有走入蕨類與灌木叢生的樹林中,才找的到的前輩級石駁坎。每段駁坎的存在都有其故事與任務,像是棲地入口處的「共生石駁坎」,那是因應2022年7月強降雨,下竹林崩塌而建,任務當然就是擋住後方有潛在崩落風險的土石,同時也是經營團隊首次嘗試的成果。由於疊駁坎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才能讓大小形狀各異的石頭們,牢牢地嵌合住彼此,因此在完成「共生石駁坎」後,團隊發現尚未掌握這項技藝。也為此決定再尋合適之處,著手第二處駁坎的製作,並以學習與練習即將失傳的砌石技巧為首要任務。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些地方適合施作駁坎呢?直觀上來說若以水土保持為前提,那麼潛在崩塌地的坡腳肯定是首選。不過棲地的石頭大多容易風化,要作為駁坎抵抗千鈞之重的山坡,著實為難它們了。棲地製作駁坎的材料,是買來的頭前溪石,且因為步道及農用道路無法容納載運石頭的車輛,因此材料需要農機與人力一趟趟地來回搬運,如此看來,材料易達性也是個駁坎位置的挑選因素。最重要的則是施作人員的安全考量,疊駁坎是由團隊、耆老與志工共同進行,大家的體力與裝備都有所差異,挑選一個可以在工作過程中,有足夠空間讓大家休息的區域是必要的。綜合以上因素考量,2023年8月團隊選定了距離「共生石駁坎」不遠處的步道邊坡,雖然該位置是委託人長期觀察後,認為崩塌風險較低的位址;黃爺爺對於在地地形的了解,也認為:此地無水路流經且為緩坡,坡上並無大樹,的確不符合崩塌的條件;但那裏有足夠腹地能讓講師解說,也有農用道路可以讓農機協助人力搬運石頭,最重要的是在步道上工作,能將參與人員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是相對合適的施作石駁坎預定地。這次施作駁坎雖不是緊急必要,但也不致有負面影響,長期看來亦有減少水土流失、創造棲地多樣性的功能;重點是團隊可以因應未來土石崩落,以符合生態工法以及融入在地文化地景的前提下自行維護。除了可以傳承客家技藝(記憶),未來村莊若有同樣的土石崩塌的情況,團隊甚至可以成為維護的一份子,意義重大。
時間很快來到整理駁坎地基的日子,團隊在事前已經邀請德助爺爺場勘並指導如何整理,首先我們必須先定位好駁坎的方向與高度,利用繩索與兩旁的大樹,拉出一條筆直且平行坡面的線段,接著沿著線往內挖約50公分寬、30公分深的溝槽作為駁坎的地基,一切看似如此簡單。但在棲地內的坡地與步道兩旁生長著觀音座蓮、烏毛蕨及腎蕨等蕨類植物,若直接開挖勢必會讓植物們面臨死亡,我們選擇多花費一些時間,將植物們連根拔除,並移植至附近的坡地與步道旁,駁坎施作完工後可以讓植物們回到原先的位置,不但可以增強駁坎的強度,也十分的美觀。使用鋤頭挖掘溝槽時,發現表土下方有許多大型的石塊,這無疑增加了挖掘難度,且極度耗費體力,每一次聽到鋤頭與石塊的撞擊聲,感受到鋤頭撞擊後的反彈力,就知道又會是一場硬仗。挖掘出來的泥土集中堆置在一旁,在擺放底層的石頭時會使用到,石塊則依照大小分別堆放,這些在德助爺爺口中稱為「廢品」的石塊雖然無法成為駁坎的材料,但可以做為駁坎後方的支撐,也是駁坎施作不可缺少的關鍵角色。駁坎地基整理的工作,就在團隊與參加者合力之下告一段落。
駁坎地基整理後的一周間下了幾場雨,還好雨勢不大並未影響到整理好的地基,我們總算迎來了砌石駁坎的時候,由於現場有許多民眾也從未接觸過石駁坎,是抱著學習的精神來參與,「共生石駁坎」就成為了非常好的教材,邀請德助爺爺現身說法,團隊成員從旁輔助與翻譯,讓參加者從理論上認識駁坎的砌石原理。這次我們要砌石的工法稱為「梅花砌」或「五六七工法」,如過從駁坎上隨機挑選一顆石頭,都會有5至7顆石頭將其包圍,但對於德助爺爺來說,這只是完工後看到的結果,並不能作為砌石的標準。接著我們請民眾排成一列,將堆置在棲地入口的溪石,傳遞至地基旁,就在我們期待可以開始砌石的時候,德助爺爺當頭棒喝的表示,這樣的地基是沒有辦法砌石的,我們才在指導下開始真正的整理地基。
作為最底層的石頭需要乘載著整個駁坎的重量,選擇上會挑選較為大顆的石頭,並且至少要有一半陷在土中,這就是挖掘溝槽的原因,除此之外,還需要調整石頭的方向與角度,此時堆置的泥土就可以派上用場,在調整好方向與角度後,需填入泥土使其更加牢固。在砌石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挑選合適石頭,以外型呈現楔(ㄒㄧㄝˋ)形的石頭為首選,其次的圓形的石頭,扁平的石頭則是在特殊情況下才會使用。疊砌時,大頭朝外小頭朝內,上層的石頭必須接觸到下層至少兩顆石頭,接觸點與石頭的重心連線要呈現「人」字形,「人」的腳張得越開,石頭就會越穩固,駁坎的後方在堆砌時也要填入「廢品」來支撐。來到正式開始砌石的環節,大家紛紛拿起石頭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不過大多不被德助爺爺認可,甚至被要求換別顆石頭疊砌,有趣的是,被德助爺爺指名的石頭在放置後確實比較穩固,讚嘆的同時不免感嘆傳承技藝的困難與急迫。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2小時,每一位參與者的通力合作與努力不懈,總算讓駁坎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團隊、德助爺爺與志工共同施作的全新「共學石駁坎」就此誕生,雖然並未達到完美,也只是每位參與者的一小步,卻是傳承砌石駁坎的一大步,做為台灣第一例的環境信託案例,團隊在深化理論與累積經驗後,成為砌石駁坎的傳承者,藉此守護棲地內的潛在崩塌地,並透過環境教育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認識「石駁坎」,感受生態工法的生命力。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輔導單位-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