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36374228_a85295ea09_n

201806志工快訊:台灣愛丁頓熱血植樹 走訪嘉義沿海認識鹽田濕地

  • 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日期 2020.12.01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愛丁頓寰盛洋酒長期投入回饋在地的志工行動,6月29日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及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的帶領下前往嘉義東石及布袋,認識沿海地帶所孕育的人文產業,及在地面臨的環境議題。透過導覽體驗及志工服務,了解隨著歷史發展,嘉義沿海一帶如何在廢曬鹽田所形成的濕地環境上,發展出各樣的利用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文及生態風景。

魚群緩緩游過路面、磚造的工寮沉浸在安靜的水域,在這片逐漸被海洋所收復的領地,遠方的沙洲與荒樹在眼前展開,造就沿海地帶漠漠然一幅蕭瑟的景象。這裡是嘉義東石白水湖的壽島,日治時期是受人們歡迎的海水域場,周邊廣大的低地,在當時則是大片大片的鹽田。在鹽田廢曬及地層下陷之後,如今已成一片水鄉澤國,漲潮時路面淹沒在海水之中,像時時提醒人們自然才是這裡的主宰。志工穿上雨鞋,在漲潮時刻走在潮水淹沒的路面,親身感受台灣西部沿海普遍面臨的地層下陷問題。雖然水上的世界看起來寂靜而荒涼,志工卻驚訝於僅僅兩米寬的路面,行走其上竟可以看到魚群悠游,也可以發現不少螺貝類。再向沙洲內外兩側放眼望去,便可以看到無盡的蚵架遍布近岸。

蚵,是白水湖居民的生活所繫,在早期的鹽田漸漸為海洋所收復以後,這裡的人們順應環境變遷,繼而在此發展養蚵業,重新撐起生計。為了讓志工認識沿海濕地孕育出的產業,主辦單位邀請「白水湖蚵學家」帶領志工認識這裡的蚵養殖業。陳長花是新住民,也是白水湖這裡專業的養蚵戶,她就著前所見,為志工介紹蚵的各種養殖方式,也帶領志工嘗試串蚵、鋟蚵。鋟蚵的工具「蚵鋟仔」一上手,人人都不熟練,經過與蚵仔的一番奮戰,新鮮的生蚵吃起來特別甜美。志工讚不絕口之餘,長花又端出蒸煮的蚵仔呈現另一番風味,馬上再被志工一掃而空!品嚐鮮美的蚵仔之餘,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蔡福昌也說明,被淹沒的鹽田不只能作為養蚵之用,在地也將部分水深較深的鹽田作為滯洪池發揮防災功能,降低水患對當地民生的衝擊。

 

 

 

 

 

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近年積極耕耘南布袋濕地,在此進行棲地營造工作,希望將廢曬鹽田所形成的濕地,回復成清朝從事曬鹽以前的沿岸濕地樣貌,提供候鳥及各類水生動植物合適的棲息環境。本次活動即邀請愛丁頓志工協助在舊時的鹽田鐵道上種植綠籬帶,除了創造多樣的棲地環境供生物利用,也在人類活動區域與濕地之間形成一道屏幕,使人為活動不輕易驚擾水鳥,也方便觀鳥人觀察鳥類活動。

南布袋濕地作為鹽田利用百年以上,在這樣的土地上植栽並不容易。為了使樹木能夠在鹽分地帶順利生長,講師教導志工依循古法,在多年經營後已經長出植被的土壟上挖出一支手臂深的坑洞,再鋪上約15-20公分厚的蚵殼,使鹽分不易因毛細現象上滲,之後再栽下植株、覆上土壤,才算大功告成。

工作過程中,有志工挖著挖著便突然扭曲著臉孔,驚訝地發現下層的土壤特別堅硬難挖!仔細往坑內一看,土壤竟顯出兩層明顯的色帶。原來鐵道與濕地毗連的一側,在多年經營後已經長出植被,因此上層的深褐色土壤為植被在此反覆生長所培育出的腐植土,質地鬆軟;下層則可以見到灰黑色的黏土,即是鹽田獨有的底土。愛丁頓志工曾於2017年到訪洲南鹽場,當時就曾赤腳、赤手感受過鹽田Q土獨特的觸感,如今在這裡再度照面,經過工作人員的提點才恍然大悟。

工作後,志工在濕地邊上的賞鳥亭品嘗鹽分地帶常見的水生植物「濱水菜」製成的冰棒,一邊賞鳥。濱水菜帶鹹的滋味和著清新的果香,在舌尖清涼消暑,耳中則同時聆聽講師介紹望遠鏡頭中的各種鳥類。回程時分,日頭西斜把濕地映成一片金光耀眼,正值大群鷺鳥覓食回巢,鳥群飛越廣大的鹽田濕地。踩在舊時的鹽田鐵道,愛丁頓志工見證了這裡豐盛的生命力。

 

【相關文章】

【TEIA動新聞】鹽續情緣 布袋鹽田的重生之路

生態、颱風、鹽分 鹽田光電考驗多 各方尋求共存可能

更多文章

關心環境,需要你的一幣之力
活動參與
關心環境,需要你的一幣之力
2024-03-05
即日起,桃園機場第1航廈也有環境資訊中心的募款箱了! 位置就在第1航廈3樓星巴...
2024 TAAZE讀冊生活 捐書環資助公...
活動參與
2024 TAAZE讀冊生活 捐書環資助公...
2024-01-19
生活中有很多方式,隨時都可以實踐友善地球的綠行動! 你知道嗎?一本二手書,就可...
台灣棲地守護計畫,還給野生動植物安心的家,...
活動參與
台灣棲地守護計畫,還給野生動植物安心的家,...
2023-11-13
募款時間 : 即日起至2024/1/31(三)止 在匆忙的日常中,我們往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