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官方與民間團體去年受邀前往日本沖繩進行交流,今年則由台灣主辦,於23~25日策辦「沖繩‧台灣海漂物對策交流事務」工作坊,邀請沖繩官方及民間團體前來,聽取台灣如何面對海廢議題,也實地參與淨灘行動。
25日,沖繩縣與新北市政府發表合作共識,並票選出「沖繩‧台灣愛海零距離」口號,盼透過共同努力,還黑潮美麗原貌。
國外海漂垃圾多 沖繩頭大
此次交流聚集了官方及民間代表,沖繩縣環境部、新北市環境保護局都到場;民間代表部分,日方有11團;台灣則有海科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等。3日工作坊期間,官民團體間有不少經驗交流及對談。
沖繩面臨最大問題是來自「國外的海漂垃圾」,經調查發現,依原產地可知來源大多包括中國、韓國和台灣。
台灣的海廢以塑膠製品佔最多,但因垃圾來源不盡相同,暫無可供日方參考的解決方案。不過日方仍希望共享海漂垃圾訊息,作為研究依據。

烈日下淨灘 清淨環境也拉近關係

新北市府環保局主任秘書丘明中一邊撿拾沙灘上垃圾,一邊提及新北市府和8家企業合作,以海岸認養方式,每年3~4次施行企業淨灘,盼形成社會典範。另外他也提到「瓶身一體成形」概念,說明一般寶特瓶分為瓶蓋、瓶身、瓶座3部分。瓶身回收價格高,被撿拾機率也高,瓶蓋卻乏人問津,甚至落下也不會有人撿起,逐漸成為環境隱憂。若廠商研發瓶身一體成形的技術成功,可大大減少回收問題。


愛海零距離 台日協力盼還黑潮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