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都希氏」這個繞口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英國學者John David Digues La Touche,雖然最初命名的標本是採集自中國福建,不過La Touche本人第一次來到台灣時,曾經在大武山的山腳遇見這隻以他為名的青蛙。許多人初次聽到牠的名字時會愣一下「嗄?什麼氏?」由於牠們的叫聲就像細細的拉肚子聲,因此我們導覽時總會跟大家介紹:牠就是「拉肚子吃西瓜」。(但實際上腹瀉的時候,吃西瓜可能會讓病情更嚴重呀!)
拉都希氏赤蛙屬於中型蛙,體長約4-6公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背上那兩條突起來的側褶,就像多疊了一層皮在那裡,其實腹斑蛙跟貢德氏赤蛙也有這個特徵,但相較之下牠們的背側褶比較細,外型上也有些許的差異:如貢德氏赤蛙鼓膜有鑲邊,拉都希氏赤蛙則沒有;腹斑蛙具有一條淡淡的背中線而拉都希氏赤蛙沒有。拉都希氏赤蛙因有具辨識度高的粗厚背側褶,加上分布廣泛、適應力強對棲息環境比較不挑剔,水田、池塘、水溝、甚至是路邊的積水……等各種靜止跟流動的水域環境都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身影,因此可說是觀察者入門蛙種,而他也是我剛開始接觸野外所認識的第一隻青蛙。
比起其它蛙類求偶時的大鳴大放,拉都希氏赤蛙顯得內歛許多,聲音細細的、小小的,連體型小他許多的小雨蛙叫聲都是他們的好幾倍。這不禁讓人擔心他們的女朋友會不會聽不到這樣微弱的叫喚。但俗話說的好「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只有內鳴囊的拉都希氏赤蛙叫聲雖然不比具有外鳴囊的青蛙大,但他們就像說好似的在要交配時都會集體出現,這感覺好像參加相親大會一樣,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就曾在浴缸大小的水池中發現30多隻青蛙的壯觀場面。仔細想想,青蛙間的距離縮短了,自然就不用賣力的嘶吼歌唱,也可以減少被天敵發現的危險。
天氣轉涼之後,許多動物紛紛躲起來,連要叫聲都不太容易聽到,這時候拉都希氏赤蛙還是經常在外面趴趴走,雖說牠們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春、秋季,但除非過於寒冷或炎熱的極端天氣,牠們幾乎整年都可以繁殖,此時常常可以看到好幾十隻聚集在一起的壯觀場面。木屋教室的後面的水池經常能聽到牠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著,這裡是拉都希氏赤蛙的大本營,在直徑約三公尺的水面上,隨便就可以數超過15隻。雄蛙的前臂肌肉特別發達,比上肢還要粗壯許多,這是為了可以緊緊抱住身形比自己還大的雌蛙。在競爭激烈的情場,為了把握住每個繁衍後代的機會,經常發生抱錯對象的糗事:抱到另外一隻同樣在挑老婆的雄蛙、不同種類的蛙、甚至是屍體……有時候一隻青蛙抱上了另一隻,附近的情敵們也會撲上來不分青紅皂白的跟著抱緊!不過愛得太熱烈,有時候還會因為抱得太緊而將對方不小心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