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羌

  • 作者 郭貴嵐
  • 日期 2017.01.03

中文名

山羌

別名

羌仔、黄麂、吠鹿

科名

鹿科

學名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

分佈

分布於全台低海拔至海拔3000公尺山區,天然闊葉林或混生林。

生態

全日皆可活動,以晨昏最為頻繁,叫聲如犬吠。偏愛吃植物的嫩芽、嫩葉。

特徵

  1. 體長40-70cm,體重8-12kg。
  2. 上半身黃褐色,頸下及喉部近棕黃色。
  3. 雄羌頭上長有約7cm的角,基部隆起,每年會脫落重長。額內緣至角基部有黑色條紋。
  4. 雌羌頭上無角,額頭呈大片黑色斑塊。
  5. 蹄長約3cm,寬2cm。

補充

首圖來源:Flicker_JustinCY。CC BY NC-ND 2.0

山羌是台灣最小的鹿科動物。約莫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結束時,台灣與中國大陸南方的族群隔離開來,至今已演化成為不同的亞種。住在台灣的特有亞種分佈於全台低海拔至海拔約3000公尺的闊葉林、灌叢,全天都可以活動,但以清晨、傍晚活動較多。山羌的個性害羞,受驚擾時會以跳躍方式迅速逃竄,同時搖動尾巴,露出尾下的白毛來混淆敵人。

(圖片來源:Flickr 老毛。CC BY NC-ND 2.0)

剛出生的小山羌身上有白色斑點,隨著長大會慢慢的消失,雄羌跟雌羌在外型上略有不同:雄羌頭頂上長了約7公分的角,兩眼之間有黑色斑紋,延伸到頭頂的角基部呈Y字形;雌羌的頭上則沒有角,額頭有盾牌形狀的黑色斑塊。山羌的眼前額頭上有氣味腺,走路時會低頭將氣味抹在周遭,有時則會在樹幹刮磨樹皮再塗抹氣味,建立領域,這種標記的行為在雄羌身上較為明顯。身為鹿科動物的一員,山羌卻帶有些狗狗的影子。首先,牠們嘹亮的單音叫聲「沃」很像狗吠,所以又有吠鹿之稱;再來,牠們的上顎有像狗一般發達的上犬齒,而這尖牙也成了牠們的武器,不同於其他鹿科動物會用鹿角互撞,山羌打鬥的方式多為相互追咬。

(圖片來源:Flickr_Lai Wagtail。CC BY NC-ND 2.0)

身為精緻食物愛好者,山羌偏好幼芽、嫩草、漿果,時常咬下葉片後留著葉柄,因此可以由吃過的痕跡來判斷是否為山羌所留下的。此外,牠們的便便也可反應這樣的飲食習慣,由於取食的部分大多是嫩葉等細纖維,山羌的排遺「可塑性」也很高,約0.7公分深綠色單粒或數粒呈一小團,一頭較尖一頭較鈍的水滴狀、橄欖型、卵形……等形狀。在台灣,還有水鹿跟山羊也是這種小顆粒的排遺,怎麼區分呢?其實掌握幾個小訣竅就可以了,水鹿排遺最大,大概1.8公分,一小攤幾十顆粗纖維組成的橢圓柱散開;而山羊排遺一端平一端鈍,一堆好幾百顆,而且山羊有個習慣是牠們會在同一個地方上廁所,所以同時會有好幾堆疊在一起。

多數鹿科動物在鹿茸生長時,是不製造精子且無生殖能力的,但山羌卻不受此限制,雄羌約9 個月大性成熟後,睾丸內全年都有成熟的精子,雌羌約5 個月大就可以開始排卵,而且在生產後3、4天就能再度受孕,也不受哺乳期影響,這些優勢讓牠們全年都可以繁殖。過去山羌廣泛分布於全台,然而,較低海拔的山區多數已經被開發,獵捕、棲地破壞、貓狗的放養及棄養……人類活動造成山羌極大的生存壓力。

(圖片來源:Flicker_JustinCY。CC BY NC-ND 2.0)

小知識

有角的動物

除了幫聖誕老公公拉雪橇送禮物的馴鹿之外,所有的鹿科都只有雄性會長角。台灣野山羊(以前叫做長鬃山羊)頭上也有角,但鹿跟羊的角卻相差很多:鹿的角是實心的,每年都會掉落重新生長,而山羊的角是中空的,且不會脫落。另外,在分類上,山羊、綿羊……其實都是「牛科」的喔!

贊助

參考資料

網站 科技大觀園-山羌的一天怎麼過?

書籍 台灣哺乳動物。祁偉廉。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