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70681256_a20217e94e_o

2019番仔澳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林育朱
  • 日期 2020.12.21
7月的炎炎夏日中,志工的熱情也高漲。在科學指導員的帶領下,帶著7名志工到番仔澳協助進行珊瑚礁體檢。通往下水點的石坡上,垃圾覆蓋著礁岩,令人看了傷心,其中大部分是釣魚的魚餌盒、釣魚線、木蝦,以及遊客帶來的飲料或零食包裝等。

 

 

調查結果

調查日期:2019/7/10
調查樣點:番仔澳
天氣:晴
水溫:28度
能見度:7-8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5米和10米穿越線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合計)分別為23.75%及14.375%,都是由硬珊瑚組成,沒有軟珊瑚。根據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介於25-50%之間屬於「一般」,5米處即屬於這個等級,而不足25%的10米處則屬於「不佳」。其他生物類別中,2個深度皆記錄到藻類,覆蓋率皆為8.75%。10米穿越線還有「其他」生物底質。

非生物底質中,岩石的覆蓋率分別為5米27.5%及10米37.5,此外還記錄到不少泥沙,5米和10米的覆蓋率分別為36.875%及30%,。泥沙粒徑較沙子更小,可能會造成水下能見度不佳或是覆蓋在珊瑚上,造成珊瑚死亡。目前調查團隊觀察到多是薄薄一層覆蓋在石頭、藻類或鈣化藻上,因此有待明年持續觀察。

番仔澳主要地形為峭壁、大型石塊及沙底,較無連續礁盤,此外,此處位於岬角,常常海流強勁,調查時雖然挑了小潮水,下水時還是遭遇小流,並不是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但常可在峭壁上看到海扇,成了另外一種景色。

魚類調查部分,2個深度皆有記錄到蝶魚、石鱸及鸚哥魚。5米處及10米處蝶魚的族群密度分別為0.5隻/100 m2及4隻/100 m2;鸚哥魚族群密度則是5米處0.25隻/100 m2 及10米處的0.75隻/100 m2﹔石鱸則皆是每100平方公尺0.25隻。此外還零星記錄到大於30公分石斑以及裸胸鯙。

5米處雖有看到7隻鸚哥魚成群,但因為已不在樣區內,因此不計入;而10米處則還記錄到不少小於30公分的石斑,族群密度為1.5隻/100 m2,調查團隊還見到成群臭肚魚出沒,啃食藻類。

無脊椎動物部分,2個深度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分別為5米處1隻/100 m2及10米處0.25隻/100 m2。此外,還零星記錄到清潔蝦及馬糞海膽。馬糞海膽是高經濟價值的生物,在繁殖季時常被捕撈以採收牠們的生殖腺作為料理食材,因此在野外人類可及的海域鮮少能見到。

番仔澳雖然位於瑞芳保育區範圍內,並沒有禁止釣魚行為,而從岸上許多與釣魚有關的垃圾,顯見此處造受到不少人為壓力。然而種種紀錄都顯示此處的生物豐富,若能好好保護,將有機會呈現一番榮景。

※更多番仔澳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來當守護珊瑚礁的潛水員!

 

活動

更多文章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龍洞1.5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4-07-29
2023年龍洞1.5號第二次珊瑚礁體檢於9月17日辦理,可與同年6月底之體檢結...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秋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本次調查因合界浪況不佳,調查團隊僅能見機行事,於風浪較小的時機下水,分兩天完成...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合界 春季 珊瑚礁體檢 成...
2024-05-30
位於墾丁樣點合界,由陽光潛水自2016年起認養,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