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2)年度綠島珊瑚礁體檢在11位志工的協助下,於9月19日順利完成。此次調查團隊選擇在大白沙、石朗以及龜灣三處進行調查,每個樣點皆完成2個深度的調查,分別為淺處(4-6m)以及深處(9-11m)。此次珊瑚礁體檢感謝綠島藍莎潛水中心持續派員參與及協助。
體檢成果
❖ 調查日期:2020 年 9 月 19日
❖ 調查樣點:大白沙、石朗、龜灣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20-25 米
調查結果顯示,底質部分,3個調查地點5米處的活珊瑚(即硬珊瑚和軟珊瑚之總和)覆蓋率介於 55~71.25%之間,10米處覆蓋率介於56.25%-71.25%,依照國際標準,活珊瑚覆蓋率超過 50%,其珊瑚礁健康狀態可被歸類於「優良」等級。而活珊瑚組成中,石朗 5米處的軟硬珊瑚覆蓋率略同,10米處以軟珊瑚為主;大白沙 2 個深度皆以硬珊瑚為主;龜灣 5 米處以硬珊瑚為主、10 米處軟珊瑚及硬珊瑚則差異不大。除了活珊瑚以外,底質組成其次為岩石,少部分為沙或碎石,指標性營養鹽藻類及其他生物性底質覆蓋率則相對低。
指標性魚類部分,3個調查地點都有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為 1.5-9 隻,以石朗 10 米處紀錄到的蝶魚族群密度最高,最低則是龜灣 5 米。其次最常記錄到的為鸚哥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8.75 隻,除了龜灣5米外皆有紀錄。其他指標性魚類觀察到的數量則較少,石朗、大白沙 5 米及龜灣 10 米則記錄到石斑,族群密度每 100 平方公尺僅 0.25隻;石朗及大白沙 10 米有記錄到石鱸,族群密度每 100 平方公尺僅 0.25-0.5 隻。和去年相比並無發現裸胸鯙或笛鯛等,另外龜灣5米記錄到的指標性魚類(鰈魚)族群密度(1.5隻/m2)和去年(11.5隻/m2)比起來顯著下降。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3個調查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與硨磲貝。魔鬼海膽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3-36.25 隻,其中以石朗 5 米處的族群密度最高;硨磲貝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25-1.5 隻,以大白沙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最高,然而多數個體小於 20公分。和2021年相比,石朗、大白沙10米、龜灣5米處魔鬼海膽數顯著下降。除了常見的魔鬼海膽與硨磲貝外,此次皆無記錄到其他指標性無脊椎動物。
位於台灣東南方海面的綠島,因受惠於太平洋黑潮支流,造就了小島周圍美麗壯觀的珊瑚礁,以及潛點類型多樣豐富。因為海水清澈能見度高,全年皆適宜潛水活動,使得綠島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光是今年(2022)七、八月便吸引超過十萬遊客造訪,因而使得綠島生態環境長期承受高遊憩壓力。歷年來綠島活珊瑚覆蓋率多屬於優良等級,然而長久下來,將可能對當地珊瑚礁生態系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及干擾。再加上近來氣候變遷影響,台灣周邊海域缺少大型擾動(如:颱風)混合上、下層海水,使得高溫持續時間拉長,海洋熱累積壓力越來越提前發生,珊瑚白化現象已漸漸成為台灣周遭海域的新常態。此外,今年(2022)七月發生南寮碼頭珊瑚礁損毀事件,顯示未經妥善規劃的海域施作工程會對珊瑚礁帶來多大的破壞。
綠島珊瑚礁正承受多種不同的外在壓力,為了保存綠島珍貴的水下景色,除了需要遊客加強海洋環境意識,同時,還需在地社區長久持續的監測及守護行動。另外,如何在環境變遷的隱憂下,協調不同領域使用者在維持生計及進行生態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綠島未來管理與治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