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69294477_f041515a8f_b

2020 番仔澳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林育朱
  • 日期 2021.03.08
一早的番仔澳非常熱鬧,海面上有不少獨木舟、SUP等水上遊憩的遊客,岸上則遍佈許多人為垃圾,此次體檢由8位志工協助調查,調查過程中目擊到不少生物,結束潛水出水面時卻突然狂風暴雨,雖然狼狽但大家都潛得非常心滿意足。

 

調查成果

調查日期:2020/7/25
調查樣點:番仔澳
天氣:陰至大雨
水溫:28℃
能見度:10米

 

調查結果顯示,番仔澳5米及10米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總和)分別為19.4%與16.9%,主要皆以硬珊瑚為主。而根據國際標準,活珊瑚覆蓋率低於25%,則屬於「不佳」等級。其他生物類別底質部分,5米與10米處的藻類覆蓋率16.25%及3.125%,海綿次之,皆為0.625%。5米處的藻類覆蓋率相較去年亦是7月調查時的數值(8.75%)來得高,因此後續需持續關注珊瑚與藻類的交互作用,並且追蹤藻類覆蓋率是否會持續增加。

其他非生物類別部分,主要以岩石為主,5米及10米覆蓋率分別為53.75%與65.625%,其次為碎石。此外5米及10米皆有少量泥沙,分別為3.125%與1.25%。泥沙是較沙子粒徑更小的沈積物,也是造成水中能見度差的因素之一,沉降下來後會覆蓋在珊瑚表面,使其不易行光合作物或呼吸,覆蓋在岩石則會令其他生物不易附著。幸而目前在此的泥沙量不高,後續僅需要持續追蹤。

指摽性魚類部分,兩個深度皆有發現蝶魚,5米與10米的數量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8隻與6.25隻。其他魚類則還有零星發現石鱸、老鼠斑、大於30公分的石斑以及裸胸鯙,而5米處記錄到的物種較10米多,然而數量皆只有0.25隻/100 m2。

 
左圖:老鼠斑,右圖:裸胸鯙/ 曾椲涵攝

無脊椎動物部分,兩個深度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5米與10米的數量分別為每100平方公尺0.25隻及0.5隻。其他則分別記錄到在5米處的馬糞海膽以及10米處的龍蝦。

此處受到的人為干擾相當嚴重,調查結果顯示,「垃圾」的環境衝擊介於中度到高度之間,此外,岸上也觀察到大量廢棄物堆積在岸邊。

綜觀番仔澳的底質,靠岸處為類似階梯地形,往深處轉變為大岩石、碎石或沙加雜的地形,過往珊瑚礁體檢亦顯示,珊瑚分布相當不均勻,活珊瑚覆蓋率最高也僅30%左右,且每年變化幅度相當大。雖然珊瑚生長狀況並不是特別好,但可能因為地形所致,偶爾也能記錄到其他調查點不容易見到的指標性物種,例如:老鼠斑、大於30公分石斑、龍蝦等,若「瑞芳保育區」能好好發揮漁業資源保育的作用,或許也能像潮境保育區生機蓬勃。

※更多2020番仔澳珊瑚礁體檢的照片

更多文章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調查報告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2023-12-28
2023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原訂在5月下旬,受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延至八月下旬辦...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3-12-23
今年秋季墾丁後壁湖(花園)珊瑚礁體檢,環資與認養潛店「CTDiver」合作舉辦...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調查報告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2023-12-01
今年春季時,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培訓了8位生態潛水員,於秋季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