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日前公佈2019年度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調查地點遍佈台灣本島與離島,包含野柳、基翬、蘭嶼與澎湖東西嶼坪等,自2019年4月至11月間,號召160人次志工完成22個樣點的調查,總共累積138筆數據資料。
珊瑚長最好的地方多集中在離島與墾丁等地
調查成果顯示,全台灣除了少數樣點活珊瑚覆蓋率不佳外,其他樣點則是「一般」或「優良」等級。活珊瑚覆蓋率高的樣點多集中在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區域及本島的墾丁,例如:澎湖南方四島的3個樣點(東嶼坪西側、東嶼坪南側、西嶼坪南側)、蘭嶼的2個樣點(玉女岩、母雞岩)、綠島部分樣點及墾丁合界10米穿越線,皆達到國際標準「優良」等級,亦即活珊瑚覆蓋率皆大於50%。
珊瑚雖好「空屋率」卻高,泥沙覆蓋成隱憂
然而根據成果報告指出,各地區樣點不論活珊瑚覆蓋率高低,指標性魚類(如蝶魚、笛鯛及鸚哥魚等)與指標性無脊椎動物(如馬糞海膽、硨磲貝及清潔蝦等) 普遍稀少。這些指標性生物多具有高經濟價值,時常面臨過漁的威脅,而調查過程也常見到廢棄漁網及漁具纏繞在珊瑚礁上,顯示台灣珊瑚礁區普遍面臨過漁情形。
此外, 除了過漁或海洋廢棄物等威脅外,不少地點,例如花蓮石梯坪、台東基翬、基隆潮境、番仔澳或龍洞灣也面臨泥沙覆蓋問題;台東基翬在去(2019)年5月泥沙覆蓋率更成為歷年調查之冠,5米及8米穿越線的泥沙覆蓋率皆高達47.5%,相當驚人!泥沙容易在水體中懸浮,影響水層的透光度,間接影響珊瑚體內共生藻光合作用的效率;此外,泥沙沉降時可能覆蓋在珊瑚表面,進而導致珊瑚窒息而死。以往調查時僅在台東基翬較容易觀察到泥沙,然而去(2019)年在多個樣點都有觀察到,這些泥沙的來源、對當地生態的衝擊都亟須關注及持續追蹤!
氣候變遷、觀光遊憩壓力考驗生態恢復力
除了過漁、泥沙覆蓋等威脅,部分地區的珊瑚礁還需努力從風災中復原。小琉球的珊瑚礁自從在2016年遭受莫蘭蒂颱風侵襲後,2019年數據顯示,除漁埕尾10米似在逐漸恢復外,其他樣點仍不見起色,除了美人洞 10 米處為「一般」等級外,其餘皆為「不佳」等級,最低的為厚石群礁5米,僅有3.1%。
而同樣受到莫蘭蒂颱風影響的還有綠島大白沙,2018年調查結果顯示,大白沙5米活珊瑚覆蓋率由79.4%降至28.1%;大白沙10米處81.9%降至58.8%;而2019年,大白沙的活珊瑚覆蓋率與2018年相較,暫無復原跡象。
因氣候變遷影響,不僅海水溫度逐年上升,使珊瑚白化事件更頻繁出現外,也使颱風強度增強,嚴重威脅臺灣的珊瑚礁生態。珊瑚礁一旦受颱風侵襲影響,可能要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復原。長遠來看,珊瑚礁的復原僅能仰賴本身的生態韌性及恢復力,然而近年海洋遊憩越趨盛行,在缺乏管理措施下,可能影響當地生態復原能力。環資也提出呼籲,希望到這些地方或任何其他礁區旅遊觀光的旅客或潛水客,而應採用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減少對珊瑚製造更多壓力,讓它們能夠休養生息,儘早回復往日榮景。
提升在地參與,增強各地海洋監測能量
目前珊瑚礁體檢大多由環資對外招募志工前往當地執行調查,這樣的執行方式容易因為交通成本過高,降低志工報名意願,或是天候、海況因素導致數據收集被迫中斷。好在近年逐漸有越來越多在地單位自發性加入調查。在地潛水員對於自身海域的熟悉、易達性、機動性等等都將遠優於外來潛水員,不但可以大幅提升調查頻率的穩定及持續性,更能帶起在地社群對周圍海域的關注。
例如墾丁的陽光潛水自2016年與環資合作認養在地樣點,固定於每年春秋兩季號召潛客進行珊瑚礁體檢;小琉球則由在地海洋志工隊認養樣點,至今已協助收集在地6年的數據,並持續努力觀察莫蘭蒂颱風後受損珊瑚的復原情況;海洋公民基金會則在海保署的支持下,邀請環資前往澎湖馬公培訓在地多家潛水業者協助珊瑚礁體檢並搜集數據,距離上次紀錄已時隔十三年。
環資致力於深耕在地,希望最終能激勵當地社群或潛水教練擔任地區行動的發起暨負責人,藉此能夠更容易掌握調查的頻率與品質,以及參與人員的一致,同時藉由海洋調查數據在社區累積,讓社區更能掌握在地海洋生態的變化,進而共同研討應對管理策略,以發揮監測數據的最大效能。
公民科學家、學者與政府應攜手共建科學化管理機制
最後,環資也提出希望未來公民科學家、學界及政府能攜手共同建立科學化管理機制的構想。藉由珊瑚礁體檢訓練一般潛水員具備基本海洋調查技能,並由志工自行負擔活動費用或差旅費用,一同分攤海洋調查所需的資源及昂貴費用。再者,學術人員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人力亦有所限制,無法投入廣泛、大範圍的普查之中。藉由受訓後的潛水員,能夠每年在全台珊瑚礁區進行例行性普查,監測是否有異常事件發生。倘能與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建立溝通平台或橋樑,一旦發現異常事件時,即時通報,由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接手投入資源及人力進行深度研究,瞭解事件發生原因,並且基於調查結果建立後續管理措施或政策,將使珊瑚礁體檢發揮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