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33495609_e075103c75_b

歷年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 作者 海洋小組
  • 日期 2021.02.26

想看懂體檢結果,先來看看怎麼做?

為了要掌握珊瑚礁健康狀況,「珊瑚礁體檢」因而誕生,最少每年一次的紀錄珊瑚覆蓋率、指標魚類及指標無脊椎動物的數量,並根據體檢結果採取最有效的保護措施。 「珊瑚礁體檢」的方法不但容易操作,資深潛水員即可上手。這個方法具有一致性、系統性、科學性,可作為制定保育計畫的參考。完整的珊瑚礁體檢操作包括三個部份:

1. 行前訓練
為了使志工順利進行水下調查,下水前科學指導員會進行1~1.5個小時的簡報課程,內容包括基礎珊瑚礁生態知識、「珊瑚礁體檢」緣起和目的、調查方式及水下安全須知。沒有完成課程的志工不得下水進行「珊瑚礁體檢」。

2. 水下操作
珊瑚礁體檢以「穿越線」(transect)調查法為基礎。每組編制包含科學指導員、佈線員、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調查員。首先由佈線員下水打出浮力袋後拉出100公尺平行海岸的等深穿越線,其餘人員在浮力棒浮出水面後一同下水集結,依照科學指導員指示依序進行調查。原則上每一調查點須有淺(5米)、深(10米)兩個調查穿越線。 魚類及無脊椎的記錄方式為遵照國際通行的指標物種圖鑑,魚類共9種,無脊椎9種,而底質類別則也區分為10種。

3. 成果發表
調查員進行完水下調查後,科學指導員將帶領志工將紀錄板上的數據輸入至國際通用的「珊瑚礁體檢表格」,並藉由表格計算出珊瑚覆蓋率以及匯出相關圖表,經由科學指導員講解,確實了解每個數值反映出的珊瑚礁現況。

大致了解怎麼進行調查後,接著來看如何讀懂數據。

1. 指標魚類和指標無脊椎動物
這兩類的圖表,y軸單位為「隻數/100平方米」,也可解讀為此處的「族群密度」。
記錄到的物種種類越多,代表珊瑚礁區的生態功能健全,各種生物各司其職,也使該生態系具有良好的生態恢復力。
而各物種的數量則視狀況而定,並不一定高就是好,例如:棘冠海星數量暴增,將使該區珊瑚遭受浩劫。 而高經濟價值的物種如果數量低或甚至無,則可能代表遭受過漁威脅。
2. 底質
底質的分類共有10種,包含:硬珊瑚、軟珊瑚、藻類或岩石等。一般我們會較為關注此處的活珊瑚覆蓋率,即硬珊瑚和軟珊瑚覆蓋率的加總。根據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軟珊瑚)在25%以下為「劣化」、「不佳」;25-50%為「一般」、「尚可」;50-75%為「優良」;75%以上為「極優」。然而,前述數值為理想狀態。有時候環境條件並不符合珊瑚的理想生長條件,因此活珊瑚覆蓋率的表現也不會太好,例如:東北角,因為全年當中有5-6個月的時間水溫較低,就不是那麼適合珊瑚。因此,請謹記前述數據為參考,真實情況還須視當地狀況做調整。
而有時其他項目的比例增高,極可能暗示我們此處珊瑚礁區正遭受擾動。例如:藻類覆蓋率過高,可能是海水中營養鹽濃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又可區分為因四季變化的自然擾動,或是汙水排放導致人為擾動。藻類覆蓋率的升高將可能以最直接的空間競爭或過度發育(Overgrowth)等方式與珊瑚競爭。
簡而言之,同樣的圖表以不同角度闡釋,極可能產生數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然而讀者需切記,圖表僅代表某個時間點下該區的狀態,如要真正掌控該礁區的健康狀態,長期且頻繁的調查數據,才能提供較為嚴謹的結論。

我們相信,唯有深刻了解,才會產生關懷並採取行動!歡迎您一同來加入我們的監測行列!

歷年成果報告

更多文章

珊瑚礁體檢認養與合作方案
專欄
珊瑚礁體檢認養與合作方案
2021-03-31
潛店認養 調查樣點條件(以下條件仍需經過協會實際現場場堪後評估): 1.具有連...
2020珊瑚礁體檢制度調整公告
專欄
2020珊瑚礁體檢制度調整公告
2021-03-08
十一年來我們很感激這麼多志工、教練與科導們願意參與珊瑚礁體檢計畫,我們一起到全...
寶盛遊樂園開工 基翬居民一字排開 倒地護生...
專欄
寶盛遊樂園開工 基翬居民一字排開 倒地護生...
2020-12-13
守護行動:  台東成功環境守護計畫 標籤: 還我乾淨基翬 本報2011年6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