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8)入秋以來,颱風不斷「路過」台灣,潭美才剛遠走,康芮緊接著生成。儘管颱風並未襲台,但強風與長浪仍為台灣的沿海帶來許多垃圾。10月3日,來自運動品牌迪卡儂集團的30多位志工,齊聚在新北市萬里區國聖埔沙灘淨灘,一小時內就撿回將近200公斤垃圾,其中又以塑膠瓶蓋、食品包裝袋與免洗餐具為大宗。
颱風前後的垃圾沙灘,原來長得是這樣
淨灘當日,沙灘上累積了壯觀的垃圾,大至漁業廢棄物,小至塑膠微粒,在颱風過境前後,海洋廢棄物的種類簡直無一不缺。參與本次淨灘行動的成員,主要是來自大台北地區迪卡儂門市或是倉庫的同仁,其中大約七成志工是第一次參加淨灘行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工作人員向企業志工說明:「玻璃瓶放在白色麻布袋裡,如果撿到針頭請放在工作人員手上的罐子裡,瓶罐中的不明液體請勿倒出……」經過撿拾與安全解說之後,志工兵分兩隊,到沙灘收集廢棄物。
「什麼!時間竟然到了!」時間在眾人專心撿垃圾之中過去,對比於沙灘上遍佈的垃圾,一個小時的時間確實顯得非常短暫,幾位志工甚至不甘心不放手地撿到最後一刻,才歸隊集合。「沒有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們運動,迪卡儂就很難經營下去。」環境永續專案人員Candice除了抒發自己對環境的關愛之情,也以此說明企業經營與環境保護之間相依相存的關係。第一次參加淨灘行動的志工Max發言,他表示自己很喜歡去海邊,看見當天
行動創造感受,感受才能創造改變
由於垃圾數量眾多,海洋廢棄物監測的時間也比預定的時間多了將近一小時。志工將沙灘上撿來的垃圾一袋一袋倒出,細數自己今天到底撿來哪些東西。經過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ICC)的計數與填寫,統計出的戰績為:免洗餐具523個,食品包裝袋604個,塑膠瓶蓋1164個。志工們聽見數據之後,不禁倒抽一口氣:原來沙灘上的垃圾量這麼驚人!
志工Stanford從小就生活在萬里區,對於下社沙灘周遭很熟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以前海岸線非常長,環境非常美,但只要有颱風來,沙灘上就會看到很多垃圾。以前我每個禮拜都會和阿公阿嬤去『牽罟』,現在可能因為環境污染,漁獲量也越來越少了。」他向同事呼籲生活環保的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少用一次性餐具,盡可能自備環保餐具、水壺。
另一名志工Sam則表示,公司公告淨灘活動時,他馬上就報名了,想瞭解淨灘的意義以及該如何進行。「但令我真正感到驚訝的,是在做垃圾分類的時候。撿的時候顧著把垃圾丟進袋子,還沒有那麼多感覺,但是當我們把垃圾再從袋子裡倒出來的時候,那個畫面就很深刻──裡面有我們生活中所有會使用的各種東西,原來這些垃圾問題都是我們造成的,而且很多都跟『吃』很有關係。」平常在都市裡,東西用完就丟,還覺得稀鬆平常。但是到了海邊,從沙灘上把它們撿起來的時候,心中就覺得「反差好大!」一一分類的時候,也才約略知道我們製造出來的垃圾,實際上是比我們認知更多的。沙灘上的狀況,他發現「自己在生活中得要更努力落實環保才行。」
淨灘到底有什麼意義?
淨灘的意義是什麼?環資行動教育組林芊妤向志工說明,淨灘是廢棄物問題的末端行動,要真正解決海廢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源頭減量」,在環資長期的監測中,一次性餐具在每年所撿到的海洋廢棄物中都佔有很高的比例,如果我們能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例如今天撿到的餐盒、食物包裝、寶特瓶,後端就不需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來一一防堵垃圾流入海中。
一切的改變都始於「有感」,志工藉由行動參與,建立經驗、獲知環境資訊,在過程中產生屬於自己的疑問與看法。「我很好奇這些被我們撿回來的垃圾,到底會怎麼處理?」志工Sam已然在活動後悄悄邁開關心環境的腳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