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蝸牛,你會想到什麼呢?相信不少人腦袋瓜裡的第一個畫面,都是咖啡色的非洲大蝸牛吧!印象中小時候只要午後雷陣雨過後,家附近一定會有非~常~多~的非洲大蝸牛,依稀還記得吃過一兩次三杯蝸牛,但隨著年紀增長,好像也就比較少碰到蝸牛,一直到我來到自然谷工作,才在森林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台灣有許多的「小蝸牛」。
蝸牛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一種,跟蛞蝓基本上是同一類生物,只是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選擇了有殼與無殼的兩種演化方向。在自然谷觀察到的眾多蝸牛裡,有一種最令我印象深刻,牠就是台灣原生的「台灣盾蝸牛」。起初聽到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菜名,想說台灣燉蝸牛啊~不知道煮起來會不會稠稠的,蝸牛應該還是要三杯,或是做成法式焗蝸牛比較好吃吧?沒想到此「盾」非彼「燉」,盾蝸牛是蝸牛的一個屬,而台灣盾蝸牛則是台灣北部最常見的蝸牛之一,台灣地質學與蝸牛研究的前輩林朝棨(1957)著作中還曾經提到,在圓山貝塚眾多貝類之中,也有出現台灣盾蝸牛呢!
不同於大家印象中蝸牛的殼是直立的,台灣盾蝸牛的殼是平躺著的,如同圓形盾牌一般地護在身子上,殼的周圍則有殼毛,讓盾牌看起來更加威武。台灣盾蝸牛喜愛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的林下,潮濕落葉堆或是矮灌叢也可以發現牠的身影,與多數的蝸牛(包含蛞蝓)一樣,牠們需要潮濕的環境,來確保活動過程不會變成蝸牛乾,因此當天氣乾燥或過於炎熱時,牠們也會選擇休眠來避免脫水而亡。
台灣盾蝸牛平時的移動是依靠腹足,利用腹足的前後蠕動使身體前進,行進過程分泌黏液則是為了降低行進時的摩擦,也因此經常在走過的路上留下黏液痕跡。中國古代的文人看到蝸牛移動留下的的黏液如同篆文一般,又經常在使人憂愁的雨天出現,所以又將蝸牛稱為「篆愁君」。
近年來,隨著生物科技技術的發展,蝸牛用來幫助爬行的黏液,成為能萃取出保養品成分的美容聖品,被做成面膜、精華液、修復液等產品,不少產品甚至也直接標明含有蝸牛黏液萃取,將其作為有力的行銷賣點。不過也有醫生提醒,在購買相關產品時,一定要仔細注意有無通過認證,更應避免直接把蝸牛置於皮膚上,因為蝸牛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若沒有經過妥善處理直接使用,將增加感染風險。
台灣蝸牛種類眾多,在《台灣蝸牛圖鑑》中,共記錄了329種的蝸牛,其中高達64%是特有種。原生種中體型最大者如斯文豪氏大蝸牛與阿里山蝸牛,殼徑約莫5~6公分,多數體型不大,需要仔細找尋才能發現,台灣盾蝸牛外型特殊且體型中等容易觀察,下次到戶外時不妨留意一下,說不定會找到這位背著盾牌移動的傢伙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