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里山志工行 山居體驗認識環境信託

  • 作者 吳佳奇
  • 日期 2016.05.16

上周末(24日)於新竹「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有15位來自台灣各地的熱血志工們,參加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所主辦的兩天一夜「自然谷山居生活工作假期」。兩天工作假期,志工們共同協助完成約60平方公尺的竹林疏伐,10公尺步道護坡以及1.3公頃海梨柑果樹下肥以及環境整理。

竹林疏伐,生態工法護坡

一早來到位於新竹芎林鄉「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以下簡稱自然谷),由自然谷工作人員謝伯鴻帶領志工們互相認識,並進行谷內竹林,進行疏伐工作。謝伯鴻表示:「這裡的竹林是先人開墾時留下的痕跡,當疏於管理的時候,就會開始擴張蔓延,導致林相過於單一並影響樹木的生長與水土保持。」疏伐下來的竹子,除了用來護坡,避免土壤因雨水沖刷而流失外,更能作為晚上燒洗澡水的柴薪使用,減少瓦斯或電的使用。剛好遇上桂竹筍季節的志工們,路邊剛出冒出的桂竹筍,正好為晚餐加菜。工作告一段落後,志工媽媽王櫻砡說,「我覺得工作的時間實在太短了,看到竹林中還有許多的枯竹來不及處理覺得好可惜,我們其實可以多幫忙處理更多枯竹!」

本次工作假期巧遇桂竹筍季節,竹林疏伐累了,採竹筍變成休息順便幫晚餐加菜囉!攝影:何玉文。

環境信託,守護一片土地的希望

經過早上志工行動,下午由自然谷工作人員帶著志工認識谷內的生態環境,了解台灣一般的淺山,如何從早期開發後,透過適當的維護管理逐漸恢復森林景象。接著分享環境信託保護台灣土地的現在進行式,由自然谷開始並分享國際上許多環境信託案例,讓志工們更加瞭解「里山」環境的保護以及棲地守護的意義與重要,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多環境信託案例成立。志工許仲育說,「經過這次的解說,讓自己真的更瞭解甚麼是環境信託,希望這樣的守護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自然谷生態導覽,志工們認真的觀察自然生態的奇妙與奧妙之處。攝影:何玉文。

自然體驗 聆聽觀察自然谷音樂舞團

透過介紹認識環境信託與自然谷,接著藉由自然體驗,教導如何利用撞球將葉子的脈絡「滾」到手帕上。藉由葉子的採集觀察各種葉子的特色,並傳達於自然採集時「只取所需」的概念。由於採取葉子不能過量,志工們都很小心翼翼地挑選,並仔細的觀察葉子的形狀與顏色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有志工說,「這是我這輩子最認真觀察葉子的一次。」平常生活的忙碌,讓許多人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小小一片的葉子,也有非常不一樣的紋路,而且嫩嫩的小葉與長大的顏色也未必相同,就像萬花筒般多變,找著找著,還會發現可愛的蝴蝶幼蟲在葉梗中偽裝著。
夜晚螢火蟲飛舞,好像樹叢間的芭蕾舞者讓志工讚嘆自然的美麗與奇妙。攝影:林俊傑。

隨著天色漸暗,現在正是觀賞螢火蟲的時節,為避免干擾螢火蟲兩週的珍貴交配期,主辦單位特別引導志工避免使用任何燈光,而是學著適應黑暗,讓志工學習尊重與正確欣賞自然生態的方式。大夥在路上越晃越起勁,有志工表示,「這次是我第一次夜觀,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螢火蟲!」離開「營火芭蕾舞團」,接著便帶著志工們一同聽聽「青蛙合唱團」並觀察到處出沒的小青蛙們。

友善農耕 學習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

工作假期第二天來到鹿寮坑社區,由社區老農無償將自家已荒廢三年的果樹交由環資以友善環境農耕方式(不灑農藥、化肥、除草劑)維護管理,推廣人與生態共存的生活方式。志工們除了協助枯枝的移除外,使用社區自製的植物堆肥進行土壤改良,藉此改善土質並給老樹們補充營養。志工蔡惟允表示「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上次來的時候許多老果樹已被天牛給催殘,上次雖有下過肥料,但這次觀察還是有些死掉了,雖然覺得可惜,但這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努力做我們能做的,其他就看老樹自己的努力了。」

第二天果園環境整理,志工們合力搬運之前修剪下的枝條。攝影:何玉文。

土地、文化、歷史的脈絡相連

兩天工作假期志工們協力伐竹、搬運以及果樹下肥,很快就將工作給完成了。社區的黃爺爺介紹黃家夥房屋這裡的客家特色,志工們看著眼前客家建築,很難想像以前曾有100多人都住在這裡,但由於偏鄉的沒落,如今只剩下幾個人了。夥房屋是傳統的客家建築,以磚石堆砌建構柵門,並以厚木板為門,這些種種遺跡,充滿了各種具有歷史的故事。兩天的志工行動,讓大夥耗盡了體力,轉換成難能可貴的回憶,志工姚裕馨說,「這次的活動真的很難得,因為我是後補上的,可以在這裡認識志工道合的朋友覺得非常開心!平常除了工作賺錢,覺得大家好像都忘了反思生活對於環境上的影響,在這裡除了付出勞力也吸收了非常多的知識,真的覺得很開心。」就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彷彿是老天爺想慰勞志工的辛勞,天空突然同時出現了六隻大冠鷲,讓大夥都非常興奮。本次工作假期總籌周昭蕊表示,希望一場生態工作假期,除了讓志工們透過雙水付出勞力與汗水外,並從中瞭解生態保育及土地維護的價值,學習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回到平常生活中從自備餐具開始友善環境。

活動接近尾聲,彷彿老天想慰勞志工們的辛勞,同時出現六隻大冠鷲讓志工們感到非常開心。攝影:吳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