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採果期將至,果園內的雜草完全沒有停止生長的跡象,恣意蔓延,甚至攀附在果樹之上。大花咸豐草的瘦果容易沾附在衣物,有助於擴散族群;小花蔓澤蘭在國外被戲稱是「一天一公里草」,和前者一樣,為強勢生長的外來入侵種。使用除草劑是種快速、便利的作法,但對於水生動物來說是種威脅,在前往果園的途中,可以在溪溝中找到陸蟹、蝌蚪,以及米蝦,為了手護牠們的家園,我們採取了看似效率不佳的除草方式。
果園鄰近水域可見的台灣米蝦(七星米蝦)
開始工作前,會簡單說明注意事項及工作內容,使用刀具時,一定要確保身旁夥伴的安全。確實暖身過後,才可以領取手套及工具,開始對抗惱人的雜草們。
暖身活動其一。
使用鐮刀請務必小心!
我們發現,連根拔除雜草的方式,能改變草的種類,讓平鋪生長的其他雜草,取代討人厭的大花咸豐草及小花蔓澤蘭。使用除草機則是在人力不足時的應對方式,重複切斷大花咸豐草的莖,反而使它們更加粗壯,越來越難除淨。
工作照其一。
在果園工作一點都不寂寞!除草的過程中不時與果園內的居民接觸,每一次到訪,都可以見到陌生的昆蟲及植物,拍照記錄後查詢相關資訊,能讓我們對果園生態更加了解!果園內其實也住著許多大朋友,邊坡上的洞穴口又有新鮮的土堆,看來穿山甲覺得這裡住起來很舒適!
鬆散的土堆表示穿山甲最近來過。
工作告一段落,離開果園前,農夫鈞貿邀請大家品嚐樹上的海梨柑,雖然外表不如水果攤的光鮮亮麗,但果子的美味程度可沒有打折扣。每一棵果樹的風味不盡相同,除了海梨柑特有的香氣,酸和甜的比例各有巧妙,志工回憶起小時候,這種樸實的古早味讓人吃也吃不膩。
吃過便知有沒有。
結束果園農事後,我們來到了通往黃家伙房及社區發展協會的路口,帶領志工們進行社區生態導覽。每次經過「三面光」的水泥溪溝,不免讓人為溪溝內失去家園的小動物感到惋惜,整治工程是否真有必要,留給志工們想像空間。由於山區的天氣轉變得很快,沒辦法走到預定的導覽終點(鹿寮坑土改場),於是提早結束行程,回到餐廳休息。
環境工程應將考量棲地生物的需求。
雨勢漸強,導覽暫告一段落。
回到室內,餐廳準備了暖心的綠豆湯讓大家品嚐,慰勞在寒風中辛勞工作的志工們。經過農事行動及社區導覽後,大家對於環境因素與生物的互動有了初步的概念,為了讓大家更印象深刻,我們安排了「生物網」遊戲課程。生物網遊戲中,每一個人都要扮演一種生物,或是環境因子,藉由志工行動中的發現及生活經驗,聯想彼此之間存在哪些關係,接連交錯的線條代表著穩固、無形的生態網絡。然而,只要越多人鬆開了手(象徵物種滅絕、環境破壞),這面網將會逐漸崩潰。
連結彼此,逐漸成型的網。
雖然工作假期的勞動時間看似並不長,但是這麼多人同時工作,可以讓農夫事半功倍,不要輕忽自己的努力!也希望到訪的志工們能和我們一起推廣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親手協助,更能珍惜資源得來不易,並且和親朋好友分享這趟旅行的見聞。
全員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