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寮坑是農村與自然交織的地方,喜歡風土民情的我,常與長輩們聊天,分享生活瑣碎,甚至會說起孩提時光的趣事,在他們小時候經常採集田間或路邊野花野果當零嘴食用,其中有一種黑黑小小的果實,吃起來甜甜甘甘的,那個叫「烏甜仔」,嫩葉拿來炒菜很好吃唷!而烏甜仔菜就是我們常說的龍葵!
疑!等等你說的龍葵是什麼龍葵呢?在「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中提到茄科茄屬應該有三種龍葵,分別為龍葵、光果龍葵、木龍葵,但木龍葵近年無人發現,所以並無收錄。其中龍葵、光果龍葵在外表十分相像,一般來說,未開花結果時難以區分,部分專家能以花序上的花數,又或是花瓣上的些微差異來推測,但這都是民眾難以用肉眼或從照片上斷定。
光果龍葵與龍葵兩者最明顯差異是在果實上的萼片,光果龍葵的果實萼片在成熟時反折,成熟果實具有反光色澤;龍葵的果實上的萼片在成熟時平展,果實呈現黑色無光澤。不過果實的反光與否會有很多因素影響,所以萼片的反折才是判斷的主要依據。兩者除了萼片外幾乎相似,因此在早期的台灣野草、野菜圖鑑、或是一般市集,常常看到將光果龍葵,稱之為龍葵的有趣現象。在野外,光果龍葵比龍葵更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無論是公園草地、道路旁或山地的山溝,都能見到它的蹤跡。
在鹿寮坑草生栽培果園中,也能見到光果龍葵,就藏身在茫茫草堆中。每當草長到半身高的時候,就得全副武裝,紮緊皮帶,戴上護目鏡,穿上雨鞋,背上沉重的除草機進果園割草。機器的轟轟聲,掩蓋了山林間的蟲鳴鳥叫,使我割草進入無我之境,手起刀落矮化半身高的草。但我總能看到被豆芫青吃得光禿禿的光果龍葵被嚇得驚呆,連忙停下手邊刀具,開始觀察被豆芫青佔據的光果龍葵,看著他們享受著天地滋養出來的美食。
好吃嗎?我也想吃看看!光果龍葵是田野常見的野菜,根據觀察,光果龍葵一年四季都有生長,尤其三月春季至五月梅雨季,是光果龍葵或龍葵生長旺盛快速的季節,在早市或黃昏市場,每把二十元販售,是媽媽們愛不釋手的家常菜,只要事先川燙光果龍葵,撈起瀝乾,適量的油加入鍋中預熱,蒜頭爆香,溫度上升後放入川燙好的光果龍葵快速拌炒,以及少許米酒與鹽巴提味,美味佳餚輕鬆誕生!
雖然光果龍葵或龍葵都是美味佳餚,但是它從莖、葉到果實都有植物鹼,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實,濃度最高,生食莖葉或誤食未成熟果實會有中毒的風險,因此應該避免生食莖、葉、未成熟果實。而上下游報導中曾提到,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若要食用可先以水燙過(最好把水濾掉),將龍葵葉煮熟後即可安心食用。不過我們仍然呼籲民眾若要食用野草野菜,應先進行查證或諮詢專家,以確保安全性才去食用,若有任何疑慮,則應避免食用,以保自身安全。
小知識|發綠發芽的馬鈴薯能吃嗎
如果民眾發現家中或田間發現發綠的馬鈴薯,其實是在栽培、儲存、運送過程中陽光照射到馬鈴薯所造成的;而發芽的馬鈴薯則是儲放時間較久或是溫度變化、水分濕度影響等等,促使馬鈴薯發芽。無論是發綠或發芽的馬鈴薯,會有植物鹼「龍葵鹼」的產生並累積,該成分對人有毒,即使烹煮加熱後也無法將其分解去除,因此不可食用。龍葵鹼,亦可稱為龍葵素、茄鹼,是植物的次級代謝物質之一,當初是1820年在歐洲從龍葵的漿果中,首次分離出來然後被命名!植物鹼因有毒性,能夠保護植物不受昆蟲及動物啃食。而馬鈴薯會產生龍葵鹼,因為馬鈴薯是茄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