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台灣是全世界蕨類的種類密度最高的地方,無論你住在都市或是鄉村,蕨類都與你的生活形影不離。舉例來說,早期原住民經常利用筆筒樹、台灣桫欏等大型蕨類的主幹作為房屋梁柱;炒過貓是餐桌上常見的菜色,口感黏黏滑滑,其實它名為「過溝菜蕨」,經常有人將其誤認為龍鬚菜(佛手瓜的嫩芽);蕨類亦可應用在工地的植生牆,具有美觀、綠化環境功能,若種植在室內,據說能夠吸附甲醛,以達到淨化空氣的功能。其中有種蕨類,是綠化好寶寶的一員,它就是「腎蕨」!
第一次認識腎蕨的時候,是國小看著媽媽學習插花的素材,我那時就在想,這植物哪裡像「腎」,是葉子像腎?花朵像腎?果實像腎?還是它可以補腎?最後才知道,以上皆非,其實是因為它生長在葉背邊緣的孢子囊群的孢膜形狀像腎,如此有趣的特徵,故稱為腎蕨。雖然不能補腎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失落,但根據「台灣藥用植物圖鑑」介紹,腎蕨的圓形塊莖能夠作為中藥材,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若想更了解使用方法的讀者還請詢問專業醫師。
根據文獻紀載,腎蕨科之下只有腎蕨屬一屬,全球有三十幾種,台灣就有其中三種,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具有「匍匐莖」、葉軸和羽片間有「關節」,以及有能夠排除礦物質的「泌水孔」。
首先說到莖,腎蕨是少數同時擁有具有三種型態莖的植物,分別為直立莖、匍匐莖和塊莖。由幾個葉柄包覆短直立莖,支撐上方叢生葉軸,再由直立莖延伸出許多匍匐莖向遠處生長,尋找水分和養分,並拓展勢力,只要環境合適就會再生出一叢的腎蕨,不斷的重複上述的循環,就會形成一整片的腎蕨族群。
而塊莖生長在匍匐莖上,用於儲存水分和養分,若遭遇環境惡劣或乾旱時,塊莖就能提供水分和養分給植株渡過難關。以前爬山時,前輩們會分享在山上缺乏水源時,他們會挖掘腎蕨的塊莖出來咀嚼補充水分。聽聞後,我馬上將身旁的腎蕨塊根挖出來,用清水洗滌後,將塊莖放入口中一口咬下,感受到像水梨的清脆口感,水分從塊根中爆發出來,淡淡生菜汁的氣味瀰漫口腔,生津止渴,回味無窮,真不愧是野地的解渴良品。
披覆鱗片的塊莖。
腎蕨葉上的特徵也不少,葉柄上的葉軸乘載著多片羽狀小葉,葉軸布滿纖毛,在葉面能看到葉軸有縱溝;在葉背能觀察葉軸連接羽片處,羽片基部會突出葉耳將葉軸覆蓋。
突出的葉耳包覆葉軸。
葉軸和羽片交接處有「關節」,在乾旱缺水時,除了依靠塊根提供水分,腎蕨也能夠讓羽片分離脫落,減少蒸散、避免水分大量散失。
脫落羽葉處,可見在葉軸上的關節。
腎蕨葉背有「腎形孢膜」,葉面則有特殊構造「泌水孔」,若生長環境富含礦物質,吸收過剩的礦物質溶液會從靠近葉緣小脈頂端的泌水孔釋放出來,水分乾燥後則形成白色的礦物質結晶。
沿著葉緣排列在泌水孔上的白色礦物質結晶。
在鹿寮坑社區,容易觀察到像腎蕨這樣的蕨類植物,尤其是自然谷周圍的果園,它們能夠在園中長滿整片,甚至可以生長在樹洞、石駁坎縫隙、擋土牆排水孔之中。別小看你身邊常見到的這些植物,也許它們不起眼,但當你了解它們之後,說不定你就能了解它們的獨特性和魅力唷!
生長在海梨柑上的腎蕨。
台灣腎蕨屬的自然雜交,外圍是親本,中間是子代。
小知識|在台灣的三種腎蕨科植物
在台灣,原生腎蕨科植物有三種,分別為腎蕨、長葉腎蕨、毛葉腎蕨。這三種除了腎蕨科的基本特徵之外,以葉型的細微差異來區分:若沒有葉耳、羽葉長,則為長葉腎蕨;若有葉耳、葉耳包覆葉軸,則為腎蕨;若有葉耳、葉耳朝上突起不包覆葉軸,則為毛葉腎蕨。在臺灣,這三種腎蕨自然雜交的情形相當常見,因此又能夠催生出三種不同的種類,例如腎蕨與長葉腎蕨就能雜交出「馬蹄腎蕨」、腎蕨與毛葉腎蕨雜交出「科氏腎蕨」、毛葉腎蕨與長葉腎蕨則能催生出「耳羽長葉腎蕨(假長葉腎蕨)」,它們的特徵介於兩種親本之間,沒有標準型態。由此發現,大自然是不是非常的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