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行動:
標籤: 媒體報導
轉錄自2016/06/24原視新聞
記者/法物嘞 台東成功 報導
六位潛水員選擇在三仙台北側的海域進行調查,下潛後發現有珊瑚,但覆蓋率並不高,同時有大量的泥沙覆蓋,並長了一些澡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科學指導員 蕭伊真:
就是下了水之後,水不是很清澈,不曉得這是不是長久以來,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邊下水看,所以看起來有珊瑚,可是覆蓋率也不是太高,藻類長很多。
潛水員也發現珊瑚礁上有許多網具、魚線及垃圾廢棄物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科學指導員 蕭伊真:
有蠻多魚線、漁網,可以看到我們撿到很多廢棄物,可能會來這邊釣魚的人,魚線斷掉就纏繞在珊瑚上面。
三仙台海域是比西里岸部落的傳統海域,參與珊瑚體檢的族人表示,海域過去受到人為影響,珊瑚曾經造成損害。
比西里岸部落居民 陳宏偉 阿美族:
我記得以前小時候,沒有這個橋的時候,底下的珊瑚種類很多,大概在做橋的過程,可能被破壞掉一些,可是最近幾十年有回來一些,復育一些,我覺得提倡永續發展的理念的話,不如先從海底先做起,先把它海底的環境先弄好,我覺得那個是復育海底,漁業最好的方式。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隔幾年就會在特定的海域進行珊瑚體檢行動,除了了解珊瑚的狀況,也同時記錄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組成等周邊海域的生態情形。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執行專案 黃苑蓉:
每年我們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然後幫珊瑚礁做固定的幾個數據的記錄,有助於我們去理解,我們海邊珊瑚礁的健康狀況,是否我們人為的因素,影響了珊瑚礁的生態系,這樣可以回過頭幫助我們,去改善岸上的這些環保的措施。
珊瑚礁體檢源自1997年,當時許多學者想要了解全球珊瑚礁區現況因而發起全球監測行動,調查證實多數珊瑚礁海域已經受到過度非法漁業和汙染的情形,珊瑚礁體檢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數據和行動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平常看不見的海底珊瑚世界及其存在的重要性,呼籲大眾一起來愛惜海洋環境!
【延伸閱讀】
TEIA珊瑚礁體檢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