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東的前一年,我看到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的《玉山魂》,當中有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的出現,是認為要幫助我、教育我,那麼請你回去。 …如果你將把我的經驗看成你生存的一部分,那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我震懾於這段話深刻的力量,但到底要怎麼做,身在水泥叢林的我仍無所適從,直到今年(2013)2月起在比西里岸駐點,成立了工作站,我才找到了方向。
協會在部落設立工作站有幾個使命,復育民族植物、傳承農耕文化、記錄山海知識、生態工作假期、除草志工換宿、推廣環境教育、協力在地守護環境的行動。在工作站的生活原則,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希望能思考如何與環境共生,如何實踐零廢棄的生活方式。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在部落「工作」那麼制式化,而是將在地的生活經驗,當成我們生存的一部分。跟部落一起學習、成長、分享、共榮,就是工作站存在的意義。
從今年開始,工作站與部落地主合作的方式,除了先以租地(比照休耕補助的標準)取得農地的使用權,也嘗試租地以外的合作方式,也就是「不藥除草」計畫,導入志工的力量協助有心無力的地主,以「割草-就地覆蓋-雜草成為養分」的方式管理雜草,地主也必須承諾不再於土地上私自施用殺草劑與農藥化肥。看似簡單的換工概念,對長期習慣噴灑殺草劑的地主而言,卻不是那麼容易改掉這個「要命」的習慣。我們一方面得聆聽地主的故事,一方面也得堅守友善環境耕作的立場。
工作站業務量大,導入志工力量,可互補彼此的需求。最初是從駐點人員的朋友開始,梅雨季節過後的五月,有菜農帶著瑞士大鐮刀來試用非機械的除草方式,初夏的七月,有藝術家帶著畫筆,為工作站創作獨一無二的彩繪,仲夏的八月,有大學生們來部落放暑假,在火龍果園協助老人家採收與疏果,讓果子長得更好,也有來自各地參加山海工作假期的青年,在學田跟部落長輩一起用阿美族傳統工法,打造生態堆肥廁所。初秋的九月,有協會同事來火龍果園幫忙除草,以及發想果園行銷的方法。仲秋的十月,有從中國各省來台參加兩岸環境論壇的NPO夥伴,到火龍果園協助除草,並認識東海岸的環境議題。也有來自台北的上班族,在部落待了五天,協助農事、與部落交流。
回顧推動志工參與部落工作的半年多來,我們發現短天數(三天內)的志工,在環境教育及文化交流方面,可在短時間中有深刻的體會,卻較無法盡情發揮人力,志工好不容易熟悉環境之後,就到了要離開的時候,因此,徵求長天數的志工勢在必行。因為待的時間夠久,也越能融入部落的生活節奏。不只種東西而已,相關的準備、探詢、聊天,視野中的一切,也開始扣連捲動,反饋到我們的使命。
我們的初衷,是以一種生活化的方式親近部落,部落的環境就是一個沒有時空限制的學習場域,像是工作站隔壁的老人家,就是很好的老師,一年四季,編織、種植、採集、打魚、醃漬、曬東西…觀察老人家在生活中做的事情就很有趣,只要我們的求知眼光能放在這些尋常事物中,必能得到豐富的經驗談,老人家也能從跟我們這些晚輩的互動中,得到人情的溫暖與受尊崇的榮耀感。
在比西里岸的第一年即將結束,過去一年我們從部落居民身上得到許多照顧與知識,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期待有更多志工的加入!
※加入台東工作站打工換宿行列,請洽環境信託中心或工作站專案經理黃苑蓉lami@e-inf